“是一個叫魏澤的業內導演成立的,時間雖然短,但背后有企鵝資本,所以資質是沒什么問題的。”
“過去兩年這家公司也拍了兩部網絡大電影,都盈利了。”
陸清風點點頭。
這就是有人幫他打理這些事情的好處了。
娛樂圈魚龍混雜,現在版權還沒達到前世的高度,但ip的概念已經興起,知名作家的影視改編權越來越值錢。
這就催生了一批中介公司,先用極小的代價哄騙作家把版權簽過來,然后再轉手高價賣出去。
最簡單的就是合約上做手腳,說要改編成院線電影,但一直拖著不拍,因為合約上也沒時間限制。
還有隨便粗制亂造一部都沒人看的,就為了把版權籠在手里。
各種各樣坑人的手段層出不窮。
玩臟的,除了金融界,少有其他行業能臟的過娛樂圈。
讓陸清風自己來,不知道花多少時間精力。
而楊秀秀就可以專注到這些事情上面。
“他們愿意出到五百萬買下《那些年》的影視改編權。”
這個價格,陸清風在電話這頭都聽愣一下。
在上次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陸清風就去全面了解了一下目前的版權市場情況。
的版權費用和作家自身的名氣,的傳播范圍,和是否是熱門類型有很大的關系。
大熱作品喊到千萬以上的價格是很常見的事情。
但注意,前提是大熱。
這種作品,在整個市面上也不多。
大多多數都是在幾萬,幾十萬,幾百萬的都很少見。
青春文學是目前院線電影改編主力軍,投資小,收益大。
這部分肯定是加分項。
但他現在的名氣還支持不了這么高的溢價,且在這之前還沒有被成功改編的先例。
作品雖然有熱度,但本身還處在連載期間,在沒有看過后續劇情的情況下,這家影視公司是怎么敢這么賭的。
陸清風自己估計價格在兩百萬左右。
他不理解,這是人傻錢多,還是另有目的。
楊秀秀很快給出了答案。
“他們想讓你演主角。”
這算盤打的。
陸清風哭笑不得。
“我沒時間,秀秀姐,你繼續和他們談吧,談的成就談,談不攏就算了。”
陸清風對做演員這種事倒不是抵觸,他只是覺得付出的時間精力對比回報不如其他方面。
一部電影拍攝時間至少要大半個月。
這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等戲上面。
而上映之后,如果質量不好,消耗的是自身的口碑。
要是演技再差一點,很容易被路人一頓吐槽,路人緣也敗壞了。
而所能獲得的僅僅是那一筆片酬。
而音樂,他能自己把控質量。
但影視劇,哪怕是把前世的劇本一字不差的拿出來,導演不同,拍出來的效果也是天差地別。
除非是自己做導演,掌控整個劇組。
同理,賣出的影視改編權他也會拿現金,而不是什么參與分成。
所謂分成,影視公司巴不得你這么干,他們能夠分攤成本。
而實際上,電影行業利潤雖然高,但成功率極低。
拿版權費去投資很有可能血本無歸。
影視行業有一條鐵則,不要拿自己的錢投資,虧也是虧投資人的。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