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雅點點頭,問他。
“你平時生活都這么……”一邊說著,手比劃了一下“……這么有條理么?”
“什么?”
陸清風一開始沒明白,想了一下才意識到她說什么。
“沒有,我以前拖延癥也很嚴重,事情都是不拖到最后一刻,實在沒辦法,都不想干。”
“等到有一天,發現這種習慣嚴重影響生活,我就開始給自己每天的時間擬定計劃。”
“那你挺厲害的,我以前練琴的時候有段時間拖延癥也很厲害,不是父母監督的話,根本改不過來,現在很多事也是我的小姨,也就是經紀人督促。”
劉茜雅的反應帶著一種綜藝式的小夸張。
她本人是不是真有拖延癥沒人知道,但對于怎么做節目倒是得心應手。
陸清風一邊觀察學習,一邊回答道。
“最開始也很難堅持,后來我學會在被其他事情干擾的時候,在心里對比這件事情和我要做的事之間的重要程度,以及會對我產生怎樣的正面影響。”
“就以寫作這件事為例吧,有的時候心里其實劇情想法都很全面,但就是不愿意動手去寫,總會找一些無意義的事情去消磨時光,心里總想著還有時間,等做完這件事再動手也不遲。”
“但后面又會找別的借口來繼續拖延。”
這話不僅劉茜雅認同,車上的工作人員也心有戚戚的點頭。
陸清風看到這群人的反應忍不住笑了笑。
“人潛意識就是趨向于輕松簡單的狀態,勞心勞力的動作本來就是違反人性,如果這件事還不能有及時有效的反饋的話,更難以堅持下去。”
“所以網上說的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就是一種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抗爭。”
“就像早睡早起睡都知道對身體有好處,但熬夜刷手機能給到的快樂對潛意識來說就是一種能及時反饋的滿足感,面對一種未知的身體健康,和已知的快樂行為,大部分人怎么選擇可想而知了。”
“那應該怎么辦呢?”
劉茜雅下意識問道。
“我自己的做法,就是在完成每日擬定的計劃的時候,給自己一點獎勵,建立一種正向的反饋機制。”
“同時,目標從一開始就不要定的太高,因為如果無法完成,很容易產生挫敗感。”
“另外,生活中總有些事情是你無法掌控,不要把這些自己沒法控制的事情設為目標。”
“比如說減肥,體重是你無法去控制的事情,你能做的是飲食和運動,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脂肪自然而然就減下來了。”
劉茜雅和其他人聽的連連點頭,覺得好有道理。
陸清風自己倒也不是無的放矢,他說的也是自己的切身經歷。
但這種事情也就聽著簡單,真的去實施,一樣沒多少人能堅持的下來就是了。
拖延癥這種不是病的病,不到絕境是沒法改變的。
誰還沒經歷過寒假暑假最后一天,一支筆,一盞燈,一個夜晚,創造一個奇跡這種事。
前往機場的這段路程,兩人在車上隨意的聊著。
節目剛剛拍攝第一期,成員前期接觸的也不多,互相之間的化學反應還在建立,不過雙方在鋼琴上面找到了共同話題。
陸清風也借此請教了這位感情女王很多在練習中遇到的問題。
憑借九尾狐天賦,雖然他自己在后面也能解決,但有一種頂尖鋼琴師傳授經驗,再兩兩驗證,也是不可多得體驗。
陸清風感覺收獲頗豐。
兩人談論的內容也符合節目調性。
導演許言覺得這一段可用的素材也足夠。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