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張元他們今天回家,大姑早早的就把家里收拾好了。
聽院門外的說話聲,大姑也笑著出來了。
大姑的腿不方便,但依然走的很快,臉上依舊是那個熟悉的親切笑容,看的人心里暖暖的。
“姑~”
“嗯,可算回來了,餓了吧”大姑笑著就要接過張元手里的行李。
張元這么大個子,哪會讓大姑拿東西,快步把東西放在屋里,繼續去外面拿行李。
“姑,你別管了,我弄就行~”
“沒事”
大姑才不管這些呢,從后備箱里拿起東西,就往家里搬。
或許是以前的人,都以干活利索為很好的贊揚吧。
別看大姑一條腿不利索,可只要干起活來,你不能不說她利索,或許這么些年來,她總想著不能比別人差吧。
這時候不讓大姑干活是不可能的,真不讓她干,她還要埋怨你呢。
不過看大姑臉上依舊是笑呵呵的,張元就放心不少,之前她那兩小子的事,可讓她糟了不少的心。
“咦~今年你那對象沒有一起回來?”
搬完東西,大姑這才疑惑的問道.
“嗯,今年就不來了,她那里工作忙,離得也遠”
“說的也是,你倆離的這么遠,你要對人家好一點,別和人家孩子犯脾氣,我看小孫這人也挺好的”
“嗯,我知道,我倆好著呢,放心吧~”
老爸老媽在外面聊爽了,這才回家了,不回來也不行了,天都黑了。
晚上大姑做的是老媽愛吃的糊涂面,熱乎乎的一碗下肚,別提多舒坦了。
家里的炕也燒好了,坐在炕頭,讓房梁上的老燈泡一照,幾十年前的記憶仿佛在打滾。
老爸和老媽也還是住不慣隔壁的新房,張元覺得旁邊的房子,蓋了也白蓋,他們一家一年都住不了幾天。
不過,老爸的意思是,就算不住,也不能不蓋。
這事張元不和老爸爭執,花那點錢,只要能讓老爸老媽開心,那也就值了。
吃完飯,是老爸老媽和大姑嘮家常的時間,張元覺得屋里有些悶熱,就去外面透透氣。
院里爺爺和他種的棗樹,現在已經快長成了。
這棵棗樹,剛種下的時候,還沒有一根手指頭粗呢,現在都快像胳膊那么粗了、
據大姑說,現在一年都能收不少的棗子了,收的棗子她曬干后,在罐子里藏著呢,走的時候就給他帶上。
可惜的是爺爺是看不到,吃不到這些棗了,他也不會知道,這顆棗樹上結的果子有多甜了。
有時候,張元也想,老爸留下這個院子不翻修,是不是也是因為這里有很多的記憶。
反正張元是有的,這里有他從小到大幾十年的記憶,每一個犄角旮旯都有他的故事,怎么能拆了重建呢。
這肯定是不行的,給錢都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