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伊布的身材較為高大,才顯得柔韌性非常好。
自己的身高只有184,已經能很好的兼顧對抗、速度和柔韌。
沒必要再來一個。
至于“博格坎普的觸球思維”,他記得原先奪得德甲冠軍后,其中一個獎勵是“博格坎普的第一腳觸球”。
技巧和思維有什么差別
天差地別。
一個是能訓練出來的,另一個是天賦使然。
“那看來還是這個更好。”
秦銘也沒想保留積分,本賽季競爭很激烈,歐冠還是死亡小組。
他必須盡快提升即時戰力。
轟!當積分被扣除80點后,一幅幅畫面如潮水般,讓秦銘感到一陣眩暈。
環阿姆斯特丹a10公路旁。
1970年,一戶人家搬了過來,這里也開始建設工程。
一頭金發的男孩,坐在窗邊的高腳凳上,看著一輛輛沙車、推土機和起重機忙碌地工作。
他臉上是一副陶醉的表情。
畫面一轉,這家的小男孩們:小維姆、羅納德、馬塞爾和丹尼斯。
不僅在街上踢球,公寓的走廊,當地的小塊草坪、隧道,甚至是架在溝渠間的一塊木板,都是他們日常練球踢球的場所。
黑白電視里播放的畫面,是名為格倫-霍德爾的球員。
他在空中把球卸下并控制。
“完美!”金發男孩也不清楚為什么,似乎對他而言,最感興趣的事總是如何停控球,特別是當球在空中時。
他對如何帶球,如何玩活,如何進球都不感興趣。
停控球就是他想做的事。
然后,男孩在自家的窗下開始追求完美,用球踢著墻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他也漸漸長大。
在阿賈克斯青訓營,他見到了克魯伊夫,他們間的關系就像《閃靈》中,迪克-哈伊洛和他的祖母一樣,似乎不需要開口,就能夠了解彼此。
一線隊、國際米蘭、阿森納
時光的篇章在快速翻動。
“我知道什么是飛行!我乘坐過大大小小的飛機飛過無數次!在阿賈克斯,我曾坐過一架非常小的飛機,飛越了那不勒斯附近的埃特納火山!”
“當時我們陷入了一個糟糕的氣穴!就飛行而言,我已經做得足夠多了,我就是不會再去飛行了,永遠不!”
“.”
“我想與眾不同是我當初選擇國際米蘭的原因,去其他隊會容易得多,我不想讓一切都變得那么沒有挑戰性。”
“如果在ac米蘭,他們能更快地明白我的意思,我可以追隨馬爾科的腳步,但那不會寫出自己的故事。”
“我不想成為一個追隨者,我不想成為新范巴斯滕或者新克魯伊夫,我想遵循自己的軌跡,走我自己的道路。”
“我想從根本上成為丹尼斯-博格坎普。”
“.”
等到阿森納的標識閃過后,秦銘從第一人稱視角,切換到了第三人稱視角。
在畫面中他看到了許多年輕的熟人。
維埃拉:“丹尼斯總能通過我的跑位找到我,無論縫隙多小,球總能傳到我的腳下!”
伊恩-賴特:“對我而言,丹尼斯就是一名空間建筑師,我在訓練場上看到過他做類似的動作。我猜在那一瞬間,丹尼斯就繪畫、測量、建造好了一切!”
亨利:“當人們問我對于丹尼斯的那個進球有什么看法時,我的回答永遠只有一句話,丹尼斯-博格坎普。有些時候,你不必說太多,你只需要去見證。博格坎普就是博格坎普,他的大多數進球,在他拿球之前就已經想好了。”
溫格:“丹尼斯是一個極致的完美主義者,直至他在阿森納的最后一堂課,他都從未對任何一次停球或傳球疏忽過。當他做得不完美時,他會不高興。這是一種高水平競爭者必須具備的氣質,頂級球員總是追求完美,也唯有這樣,才能推動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畫面如海水般退潮,秦銘晃了晃腦袋,瞇起眼看向窗外,那已升起的太陽。
耳畔似乎還回蕩著一句話。
在足球的歷史中,再沒有一個人能像博格坎普那樣柔軟而精準、嫻熟而優雅的觸球。
【丹尼斯-博格坎普的觸球思維(80%)】
“上來就這么高”
秦銘驚訝地自言自語,隨即他就想明白了。
傳、停、帶、射作為足球最基礎的技巧,其實本質上都是相通的。
自己的觸球可能不如馬拉多納、梅西那般絲滑,但也有著極富想象力和三維空間感的特點。
如果說的再細點。
足球技術就像音樂,本身可以精美旖旎,亦可以慷慨激昂,更可以在兩者之間找到很好的平衡點。
自己現在有了許多球星的天賦,要做的就是找到那個平衡點,打造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它可以是精細絲滑的,也可以是神鬼莫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