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齊達內嗎,自己跟他很熟
好像都沒什么交集吧。
不過他也沒理由拒絕,兩人走到了會場內,齊達內善意地說道:“年輕人少跟媒體打交道,他們里就沒有好人。”
他知道年輕人鋒芒畢露是好事。
可在足壇這個日漸商業化的圈子,媒體為了制造爆點新聞,經常會顛倒黑白是非。
輿論對球員的影響也比以前更大。
齊達內就吃過虧,2006年的世界杯決賽,他被馬特拉齊言語激怒,用頭撞了對方一下。
結果造就了足球史上最具爭議的瞬間之一。
他以最意外的方式結束職業生涯,與第二座大力神杯擦肩而過。
輿論也在瘋狂沖擊他。
“齊祖的瘋狂毀掉法國!”
“暴力不可接受!”
“.”
雖然根據《隊報》的民調顯示,52%的法國人理解他的行為,認為他的反擊是“男人的回應”。
可造成的后果已經無法挽回。
“謝謝。”
秦銘領了齊達內的好意,“今天你來替克里斯蒂亞諾領獎”
“沒有,俱樂部主席來了,諾,就在那里。”
齊達內示意秦銘向左邊看。
弗洛倫蒂諾也看到了兩人,優雅地舉起了酒杯。
“你們不會想把我從阿森納帶走吧”
秦銘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味。
“你說的是什么話,大家都是優秀球員,我那是純粹欣賞你。”
齊達內說瞎話不打草稿。
主要是吧,前幾天的比賽中,貝爾的踝關節受傷,預計要休息3個月。
他的比目魚肌也經常出事。
畢竟那種高爆發的踢法,對身體的損害還是太大。
因此,弗洛倫蒂諾就想著簽下一名邊鋒,并且以此壓制c羅的影響力。
兩人倒也不是不合。
而是一種復雜的權力博弈與戰略分歧。
例如,c羅是弗洛倫蒂諾前任卡爾德隆簽下的,表現再好人們也不會念著他的好。
因此他斥巨資簽下了貝爾。
奈何貝爾自己不爭氣,實力倒是沒的說,但野心卻真不大,就喜歡打高爾夫。
還經常受傷。
再加上今年c羅為了加工資,要求跟梅西的2500萬持平,甚至爆出了轉會傳聞逼宮。
再加上弗洛倫蒂諾的運營俱樂部邏輯是“俱樂部品牌>球星個人”的模式。
這不就看上了秦銘。
“呵呵。”
秦銘是一點都不信,但也不至于反感,都是行內常規操作。
哪能真禁止俱樂部接觸球員。
“來先加個聯系方式,以后有機會再聊。”
齊達內依舊笑瞇瞇的。
說實話,就算沒有俱樂部的原因,他也愿意多跟秦銘接觸。
因為踢球有靈性的球員實在太少。
秦銘讓他想起了巔峰時期的小羅,那時候銀河戰艦一期正是鼎盛時期,可小羅就憑借超凡的個人能力和統治級表現,不僅帶領巴薩復興,更直接壓制了弗洛倫蒂諾的巨星計劃。
自己、菲戈、貝克漢姆等人都在小羅面前黯然失色。
藝術足球可以擊敗巨星堆砌。
這是齊達內學到的道理,也明白了足球不是1+1=2,缺乏平衡的陣容終究會崩潰。
而且他也想知道有這樣的球員在陣容中是什么感覺。
跟齊達內交換完聯系方式,秦銘坐到了會場最前排,左右兩邊位置都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