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萬寶閣畢竟剛剛開業幾天,還不足以取信與元嬰期修仙者。
這需要很長時間,是一個逐漸積累信譽的過程。
短時間內,萬寶閣的交易額,很難繼續增加。
整個無極城,也就二十萬修仙者,整體交易量也是有個限度的。
更何況還出現了跟風者。
張進緊跟著推出了新服務,其實就是一個預購而已。
前來淘寶的修仙者,想要什么物品,如果萬寶閣內沒有。
那么他可以出市場九成的價格預購。
不過預購要先繳納預購靈石。
萬寶閣給出的借口,就是怕遇到出爾反爾的人,所以必須先繳納靈石。
這項新服務,一開始并不算多火爆。
大多都是花一些小錢,預購一些便宜物品。
還是同樣的原因,萬寶閣畢竟才開了短短幾天時間。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預購成功,還節省了靈石。
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萬寶閣預購各種法器法寶,以及天材地寶等等物品。
萬寶閣只不過就起了一個中介的作用。
這讓寄賣者當場就能拿到錢,可以說交易非常便捷迅速。
這個預購服務,吸引了更多修仙者前來寄售物品。
另外兩家模仿者,也同樣跟風推出了預購服務,不過生意差了很多。
不管是寄售,還是預購,都不是太多,交易額并不高。
畢竟萬寶閣屬于先行者,名氣比這兩家跟風者大了很多。
不過這也不可避免的,搶了一些萬寶閣的生意。
這兩家店鋪的老板,學張進一般,給鑒寶師開出高額工錢。
結果最后賺的靈石,連工錢都開不起,他們連元嬰期鑒寶師都不敢招了。
這就是品牌效應,萬寶閣已經有了一定的名聲。
而且至今未曾失信于任何人,多少積累了一些信譽度。
而這兩家跟風者,屬于后入者,而且不像萬寶閣一樣。
開業第一天,就把名聲打了出去。
他們名氣不行不說,還不舍得高價招聘元嬰期鑒寶師,從檔次上也低了一個層次。
為此他們不得不考慮降低工錢,要不然他們根本經營不下去。
不說別的,店鋪的營業額基本透明化,連利潤也很透明。
他們的鑒寶師已經開始人心不穩,誰都會算這筆賬。
店里沒賺這么多錢,拿什么給他們這么高的工資。
張進乘此機會,開始第二輪鑒寶師招聘,并且暗中拉攏這兩家店鋪的鑒寶師。
并且向無極閣勢力范圍內的一些大城市擴張。
不是他心急擴大規模,而是他不得不擴大規模。
他只是個筑基期菜鳥。
萬寶閣剛剛開業沒多久,還沒有人對萬寶閣出手。
但是肯定有人,貪圖萬寶閣的暴利。
快速發展萬寶閣的規模,雖然會讓萬寶閣根基不穩。
但是他必須擴大實力,拿到足夠的籌碼,找個靠山,預防被人吞掉。
同樣的經營方式,萬寶閣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擴張到了十一家。
占據了無極閣范圍內僅有的十座二級大城。
另外擴張的十家分店,張進把元嬰期鑒寶師的名額,降低到了一人。
畢竟只是一些二級城市,無法和無極城相比,他可不希望真的賠錢。
快速擴張的十家店鋪,全部由剛剛過了試用期,獲得正式職位的金丹期、筑基期鑒寶師負責。
畢竟剛剛加入萬寶閣,這些人對萬寶閣沒多少忠誠度。
為了控制十家分店,張進采取了輪職制度。
每個店鋪的掌柜,只能擔任一個月時間,就要返回無極城,美其名曰的接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