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學宮竟然可以,給每個學徒配一塊紫金令牌。
這可是絕對的大手筆。
然后又領取了一件青色仙衣,這武道學宮,對青色好像有某種偏愛。
基本上每個人都身穿青衣。
他見得那個很可能是聶云霄的女人。
到眼前這個三師兄,還有其他的人,都是一身青衣。
他現在也領了一件青衣,看來也逃脫不了傳青衣的命運。
然后中年人又帶著張進,在武道學宮走了一圈。
武道學宮并不大。
整個武道學宮,在一個千畝大小的須彌芥子空間中。
這里也不豪華,各種建筑古樸簡約。
藏經樓、傳道閣、講經臺、演武堂、等等地方,只是建造的稍微大點,也沒什么特別之處。
弟子居住區,也都是一些簡單的木屋。
藏經樓,當然是存放典籍的地方。
傳道閣,是傳授武道之處。
講經臺,是講經傳法之地。
演武堂,這個是同門切磋,演練武道的地方。
整個武道學宮,更像是一個山野道觀一般,清凈而又祥和。
這么多年積累下來,所有學徒加起來,還不足三千人,可見武道學宮選徒,還是比較嚴格的。
當然,也有很多人學有所成,離開了學宮。
這么多人中,只有四人是聶云霄的親傳弟子。
剩下的人,算是記名弟子吧!
反正就是個學徒的身份,學成了可以自行離開,也可以選擇留下。
非常寬松的管理環境。
這里修為高的已經達到金仙修為。
修為低的,入門才上百年,也就元嬰期、化神期的修為。
雖然說是武道學宮,但是并不限制學習仙法。
只不過是對武道比較倚重,更加追求本體戰力的強大罷了。
聶云霄本人,轉世重修前,就是一位仙道高人。
轉世之后,才以武入道,更加追求本體戰力。
她可是一位仙武同修的真正強者。
中年人最后把張進帶到一個小木屋前,取出他自己的紫金令牌,讓張進在上面樓下一縷神念。
他也在張進的紫金令牌上,留下來一縷神念。
“師弟以后有事,可以通過紫金令牌找我,師兄我還要參悟陣道,先走一步。”
中年人說完后,一步跨出,已經消失不見。
這是縮地成寸的法術。
雖然比不上縱地金光這樣的大神通,但是這也是了不得的仙法道術。
在這里想學東西,可以自行到藏經閣借閱典籍。
或者道傳道閣和講經臺聽講。
或者到演武堂和別的同門切磋論道。
想要借閱典籍,或者聽講,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貢獻值。
這個貢獻值可以通過完成師門任務來獲得。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管走到哪。
有所得,就要有所付出。
學宮想要正常運轉下去。
不可能只付出,不求回報,要不然早晚得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