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萱也嘗了一口,嘴里含混不清的說道:“你這話要是讓我爸聽到了,他得高興死。”
“我說的是真的。不過,你爸高興應該也是真的。就是可憐你啊,剪個視頻還要偷偷的。”
江曉萱無奈的說道:“還不是為了讓他放心!他看到我淑女、斯文端莊,才不會羅嗦我!他最反感我當網紅了,他視網紅是洪水猛獸。說我做的那些是不務正業,可我就是喜歡嘛。”
電話掛斷后,她十分不顧形象的癱靠在沙發上,歪著品嘗自己做出來的蛋糕,一條腿還輕微晃動著。
吃完,稍事休息一陣,接著繼續剛剛的視頻欣賞。
視頻里,劉老師和老何,兩個人唱念做打,咿咿呀呀,屏幕上卻只看到花花綠綠的皮影人在動。
說到皮影戲,其實提起來有點心酸。
人們現在都在提舊民俗,提復蘇舊文化,但有些東西,現在確實是不知如何提起。
比如眼前這段長達二十分鐘的皮影戲,唱念做打,樣樣俱全,只由兩個人完成,其藝術含量可以說是無與倫比。
但是,對于現代人來說,真是想愛不容易。
斷掉了的文化傳承,直接扔掉真可惜,但再續起來卻不是說話那么簡單。
因為首先最重要的一條,它的受眾人群,已經幾乎快沒有了。
即使還有一些老年人在為藝術堅守,但沒有了受眾,這樣的堅守,能維持多長時間?
就比如江曉萱與顧雪詩,雖然震驚于這種文化藝術的表現力,震驚于人們對藝術的追求,但是有一說一,她們其實都聽不懂。
看畫面能懂,聽唱腔是好聽,但聽不懂,這怎么能有受眾呢?
總之,心情很復雜,這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決的。
江曉萱拍得很好,后期再稍微處理一下,降掉雜音、處理光照效果等等,增加了一些個人理解方面的解說,然后上傳了上去。
她希望自己的這條視頻,能引發粉絲們的議論,說不定會有些什么意外的收獲。
怎么說呢?評論區里總是人才多,說話又好聽,又會嚶嚶嚶,思想一碰撞,說不定撞出什么火花了呢。
今天真是高產了,一天就發了三條視頻。
……
第二天一早,龍溪村。
天才蒙蒙亮,李蕓蓮就起來了。周發強去地頭鋤草,她在家里忙活。
她先撿了一籃子的土雞蛋,割了一大塊熏肉,把昨天挖的新土豆裝了半袋子,以及一些新鮮蕃茄,新鮮豌豆之類的,放上了電三輪上。
然后又從樹上,摘了些新曬紅的桃子,墊好草墊又放了上去。
估計著周瑛家里的油快吃得差不多了,又提了一壺花生油過來,20斤的壺。
這是上次去鎮上加工的,自家種的花生汲的油。周瑛家一年到頭的米和油,從來不用花錢買。
電三輪容量有限,裝得并不多,這樣那樣的一裝,就差不多滿了。
這時候天越來越亮,雞也在雞舍里開始鼓噪,急不可耐的要出來。
于是,她又進了雞舍,抓了一只雞,才打開雞舍的門,放了雞出去。
雞們就守在院子里,等著吃的灑下來,每天都是這流程,已經習慣了,吃完了就自己去山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