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恭維李蕓蓮一句:“阿姨廚藝真好!”
把李蕓蓮樂開了花。
如今似乎已經到了這種時代,常規景點人滿為患,已經讓很多人不喜歡,他們喜歡開著車去自駕游,去一些人少的美景之地,尋覓一下當地的農家美食,去體驗一種慢生活。
這種感覺,似乎才是新一代的“小資情調”。
以往那種在精致的咖啡屋里聽聽音樂,品品名貴咖啡的情調,已經不大被人看在眼里了。
顧雪詩感慨道:“其實你們這里風景好,美食也好,就缺知名度了,要不然,真的可以打造成熱門景點。”
周恒說道:“我們這里太偏遠了,別人就是知道了,也不愿意來吧?”
江曉萱插言:“遠怕什么!不遠別人還不來呢!近的地方都是人擠人,沒什么好看的。”
周恒心想,如果真有人愿意到他們這里來旅游,那他們村里搞幾家辦民宿,似乎也很不錯啊!
農村來說,年輕人出去打工后,房子反正空著也是空著,做民宿能賺點錢,不也是好事嗎?
就比如今天,村里的人接收那些人住下,照顧他們吃晚飯,多少收了點錢,也能補貼家用啊。
但這怕也只是想想了,大學生們很快就會離開,也不知道下一批外地人,什么時候才能來。
而且,真正要是做民宿的話,現在的居住條件是肯定不行的,審美和衛生條件,各項都不達標。
如果要做,肯定就還需要多少裝修裝修,這就要花錢了。很多家庭可能暫時沒有裝修家里的預算。
反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吧。
周恒發散思維想了一陣,突然想到,這不是村長該操心的事情嗎?怎么自己在這里想七想八的呢?
不過,他們那個村長嘛,就不要指望這些了。各種撈錢倒是一把好手,別的事情就沒見他干過。
他要是有這個心,有這個行動能力,龍溪村肯定也不止這樣。
現在國家大力發展農村脫貧致富,以至于養肥了多少村長,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幾乎可以這么說,很多村的村長,都是該村的首富。
村里人真正想要致富,還是只能靠自己。
吃著說著,張峰一家吃完就先走了,院子里就是周恒一家,以及江曉萱和閨蜜。
此時夕陽已經落下,天際只剩下一些余暉,大雞們也已經回來進雞舍。
江曉萱拿出一個遙控攝像機,航拍著四周的暮色。
上次她想拍山村晨曦的,結果周恒說起得太遲了,等爬到山頂就日上三竿,根本拍不到晨曦,而如果真想拍的話,就得半夜起床,或者提前一天上山,蹲守在那里。
于是,她買了一個遙控無人機航拍攝像機。
32萬多一臺,白天可以拍4K高清畫質的視頻內容,夜間可以紅外拍攝,比如去叢林里拍攝夜間動物。
在“單反窮三代”的時代,她一抬手就買了個這東西,拍攝練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