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APP竟然就抽給了他一瓶凈湖液,而且是黑科技高效殺菌,會留下對魚苗有好處的生物,這很好。
抽到第二個禮包,竟然和第三個一樣,都是“精縮魚料”2份,所以一共四份。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精縮版的魚料,可以直接投入湖中,魚苗自己會聞著氣味覓食。
這就很輕松了。
所以,他振臂一呼,要去湖里撒魚苗去。
他提著兩個水箱,父親也提著兩個,剩下一個王睿提著。
在他后面的是王思齊,這丫頭決心要當王睿的跟班,再然后就是大黃狗。反正周恒出門了,它就一定要跟著。
這浩大的隊伍,就這么出發了。
家里的小雞已經慢慢走入正軌,現在除了晚上還要多起來看看之外,倒也沒別的費力的地方,無非就是磨人一些。
白天倒只要喂些細米和喂水就可以了。
小雞不用出窩溜達,只要在它們的窩棚里呆著就行了,最多一天掃一遍雞糞。
有周瑛過來幫忙,李蕓蓮的確輕松很多,起碼夜間起來看小雞,她們可以一個起上半夜,一個起下半夜,相對就比較睡得好些。
主要還是女人心細一些,所以這份功勞必須算她們的。
小雞不須太費力了,所以周恒又去買回小魚苗,家里也很歡喜。
仿佛只要是他做的事情,家里就能完全信任一般。
龍溪湖比他們村的地勢要低,低很多,所以一路是各種下坡,有些都是完全沒路的,走得要非常小心才行。
這還好是天晴了,要是下雨天,估計又濕又滑,都不能走人了。
周恒感嘆:“爸,等這批魚長大賣錢了,咱們把這里修個路吧,修個正經的樓梯坎,走起來也舒服一點。”
周發強笑笑,魚苗才這一點點大,你都計劃賣魚了怎么花錢了!
他說道:“到時候再說吧。”
等有錢了,肯定就能修這修那,修好一點嘍。
隨手拆開一個水箱,上面寫著“土步魚”,這叫法周發強沒有聽過,于是問道:“這是個什么魚?”
周恒給他解釋:“這魚有來頭啊!以前只有野魚,賣得相當貴,這幾年才實現人工繁殖,那種魚貴得不得了。”
他給父親講了一段傳奇故事。
民國時期,當局者需要宴請外賓,當時請的是南方名廚師掌勺烹制美食,做的菜是色香味俱全。
其中有一道佳肴,名叫“青龍豆瓣湯”。這道菜,菜綠、“豆“白、湯清、鮮美異常,其“豆瓣“之嫩,堪稱一絕,食者無不驚奇。
于是,那外賓就好奇的問,此“豆瓣”是什么豆做的。
大廚被叫上來回話,原來這“豆瓣”其實不是真豆瓣,用的乃是步魚雙頰上的兩塊腮幫肉;眾所周知,腮幫是魚呼吸時活動最頻繁的部分,因此最活最鮮。
最會品嘗魚的美食家,第一口一定是先品那里。
一條步魚,也只有那么兩小片半月形的、宛如“豆瓣“的腮幫肉,要制成這碗雪菜“豆瓣”,沒有幾十條步魚及精巧的制作技作技巧,是不可能的。
這道名菜,上世紀70年代葉帥陪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來華訪問時,當地東道主也曾進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