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省農科院的吳教授和他的助理就來了,司機開車送來的。
到了地方,司機連忙打開車門,和助理一起把老教授給扶下來,連聲問道:“吳老,您不要緊吧?這路況是不太好,又遠、又顛簸……”
吳教授有一點興奮,擺了擺手,不讓年輕人們扶,笑道:“這算好的了,大部分的路都是水泥,比以前條件好多了。再說了,咱們只是來一趟,住這里的人還天天都要走這樣的路呢!”
山村的空氣就是好,吳老深呼吸一口氣,抖了抖精神,說道:“給周先生打個電話吧,麻煩他給我們帶一下路。”
助理連忙拿出手機,找到了周恒的電話,給拔了過去。
周恒正在家研究一些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接到電話,一聽說是吳教授已經到村口了,頓時覺得這司機可以啊,都沒打電話過來問路!
他來到路口這邊,看到一個滿頭銀發、但精神尚可的微胖老頭,一個年輕點的女性,一個中年男人。
吳教授簡單的向他介紹,年輕女性是他的助理,目前是在讀研究生,男的是司機。
周恒看他們行程辛苦,從省城直接開車過來的話,就算一路暢通,四個多小時是要的,這一路過來也是辛苦。
于是便問他們:“老先生,您看要不要先休息一下再去看?”
不待老教授回答,司機就搶著說道:“那謝謝周先生,我們吳老確實需要先休息一下,挺打擾的。”
要不然,吳老一定不肯先休息的,他不肯麻煩人。
但他年齡大了,天氣又熱,不適合連續高強度的工作,中途至少要稍微休息一下才行。
這不,吳老已經在訓斥他了:“小陳,你看看你,才到地方就麻煩人家了。這怎么好意思呢?請他帶我們去湖邊就可以了。”
司機連連向周恒道歉,但卻沒有改口的意思。
周恒擺擺手一笑,說道:“沒事的,就先到我們家休息一陣,喝口水,坐一坐。反正魚就在那里,也不會跑。”
又推讓了一陣,一行三人才跟著周恒回去。
此時周恒的父母都去地頭給棉花打老枝去了,不在家,周恒自己去給三人倒點水,又去摘了串葡萄洗洗,端給他們。
他感覺梨子過兩天也差不多可以吃了。
嗯,有時間摘來嘗嘗。
吳教授嘗了嘗葡萄,頓時口舌生津,贊道:“這葡萄長得不錯啊!很甜。”
周恒笑笑,說道:“還可以吧,今年上半年雨水少,所以糖份的濃度沒有被稀釋,就會甜一些。”
助理跟司機吃得津津有味,吳教授卻在想,農村缺雨,那莊稼可怎么辦?
唉,不容易。
幾個人分食了這串葡萄,在院子里也歇得涼快了,就要起身準備去看魚。
周恒看他們喜歡吃這個,還打算再摘些的,也連連被他們拒絕了。
行吧,那就先去看魚。
他把上次撈魚的捕網帶上,也順便帶上了一只碗。有這兩樣,他們可以看的時間長一些。
大黃狗見周恒又要出門,自然是跟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