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老師地粉筆,
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
口琴其實很適合吹這首歌,有一種年代感,恰好適合這歌的懷舊氣息。經典的歌曲真是什么時候聽都不過時。
周恒想到了當時練這首歌時的樣子,周末放假在家練時,怕家里人笑話他吹得難聽,還故意在外面去吹。
他爬到一棵樹上坐著,靠在主干上,悠哉的吹著,認為那樣很有范兒,覺得自己真是帥斃了,可惜的是錦衣夜行,無人喝彩。
然而等有人的時候,他卻又不好意思吹了,那時候臉皮是真的薄。
這歌吹出來就真的全是回憶。
其實,口琴也是個很有魅力的樂器,吹久了也吹出了感情,也沒想著再去換個別的練。
他認真的吹著,兩個女孩子靜靜的欣賞著,覺得其實真的挺好聽。
上次江曉萱聽他吹時,就覺得他吹得很不錯,很認真,很有一股悠哉的韻味。
人們常說,當投入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是最有魅力的時候。
大概是吧。
一首歌吹奏完,幾個人都沒有說話,享受著這一刻的靜謐。
過了一陣,顧雪詩想起了什么,說道:“咦,我想起他們的配樂里,說還缺少點什么,要不你給他們配點樂試試唄?”
那些學生們的項目雖然不大,雖然可能連面對市場的機會都沒有,但是一切細節都非常仔細的做著。
配樂當然也得慎重了,都淘汰了好幾個版本。
周恒一笑:“我這還能給人配樂啊?”
他都是練一些老歌而已。
“試試唄,先說好,哪怕采用了,也沒有工錢的。行不行?”顧雪詩越說越熱切。
周恒以為她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這姑娘說的還是真的。
第二天,她就拉著他去學生們那邊去了。
劉老師家里的院子,已經成了臨時學習點,每天院子里打掃得干干凈凈,就等著他們來報到。
配樂方面,劉老師也很能給他們一些意見,雖然他原創能力有限,但畢竟是玩了一輩子樂器的人。
周恒對樂譜的了解有限,不過有人教他,倒也能看懂,跟著練習。
再說現在也不是最終的樂曲合成演奏,只是周恒按著樂譜吹奏后,他們現場錄音了而已。
如果最終采用,也可能只是剪出其中一小段用上而已,可能也就幾秒鐘。
周恒在這里玩了一上午,感覺還挺有意思的。
……
下午,周恒正在準備測量那座山地的時候,省城的吳教授來了。
這次來的人比較多,除了上次的助理以及司機外,后面還跟了兩輛大貨車,都裝著東西,看著就像搬家一樣。
周恒接到他們后,吳教授還是像上次那么客氣,屢次說又來打攪了,而且這次將會要留很長的時間。
這次來的人多,就都沒有在周恒家里休息,而是直接去了他家的湖邊。
去湖的路雖然大多都很陡,但湖邊卻有一面相對比較平展的斜坡,四五個年輕人把貨車上的東西慢慢抬到了那里。
周恒想要伸手幫忙抬一下,那邊人趕緊客氣的拒絕,說人手夠了,不用他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