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建個小別墅,門口放張躺椅,傍晚欣賞一下湖光山色,真是再舒服沒有了。
他問道:“周恒,你這湖里養了多少魚啊?這么大面積,可以養不少啊!”
周恒還沒說話,陶慧明笑著替他回答:“周大老板的戰略眼光不一樣啊,他養的全是超經濟類的魚,一條都不止頂十條普通魚了,就不需要大規模化的走量型養殖啦!”
她也算是一個小專家了。
周恒笑道:“養了好幾種,先試著養,后面再看著適量增加。”
“以后這里可以釣魚了,現釣現吃,這個名頭肯定能吸引人來。”孫計安說道。
他已經知道,這湖里有一種新物種魚,所以這位“慧明師太”在這里守著研究呢。
目前初步來判斷,這種魚的營養價值很高,大量繁殖的話,是很有經濟價值的。不過,這魚有點難伺候,在別的地方養,活不了兩天。
周恒笑道:“前景想想是好的,但也要時間熬啊,魚現在才這么點大,談經濟價值的話,最快都得一年后了。”
這倒是實話啊!
家里養的雞也還是雞崽,魚也是魚苗,什么都是剛起步。
孫計安頓時懂了,說道:“所以你現在又開始搞養殖野兔啊?那個聽說時間短,幾個月就可以出欄,這樣資金運轉得快些。”
這計劃很可以了,就是前期需要一個勁的投入,準備資金需要雄厚,養殖技術也需要過關。
等一切都走入正軌之后,這些東西就會像滾雪球似的運轉。
這樣的計劃是很合理的。
周恒點點頭,他確實是這么打算的。
陶慧明聽他們聊著天,自己吃著周恒送來的飯菜,吃得很香。
孫計安看她吃得香,再想到心里的事情,便問她:“陶專家,我想請問你一下啊,周恒他們家的土雞,你們也可以化驗吧?看看它是什么成份,我感覺特別好吃啊,吃著對人也很好的樣子。”
陶慧明臉都快紅了,說道:“您不用跟我這么客氣,嗨,搞得我都跟著客氣起來了,就叫我的名字吧。他們家的雞,我正在化驗啊,是很不錯的。營養元素非常高。”
她是生物系的,雖非主研禽類,但這樣程度的檢測化驗還是沒問題的。
前兩天,周恒與她熟悉了之后,就委托了她這件事情。反正她一天到晚監測數據,閑時也很多,做這個事情也不費力。
目前,她正準備給整理出一份數據出來,這樣才能有理有據。而把數據給吳教授審定之后,就更權威啦!
這就是周恒先前的打算,有了這樣的專家數據,宣傳起來肯定是更省力的。
人家那些偽專家們天天在電視上講些什么,都能有人信,何況這個真專家呢。
光他自己知道雞好,這不行,有科學的數據拿出來,就更能有說服力。
孫計安聽著他的解說,真是覺得他的這條思路已經越來越清晰了。等小雞崽長大之后,再配合品牌的打造和宣傳,說不定還真的能成功。
本來認為被安排到一個沒有希望的窮村里,沒想到這里有個超現成的政績等他拿下啊!
孫計安摩拳擦掌,這是周恒的機會,也是他的機會,這肯定要牢牢抓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