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同行是敵,但這行干得人少,所以抱團起來共謀發展也是可以理解的。
都是本市的人,大家相互問了個好,周恒也跟他們打了個招呼。
有個入群早的,就以老鳥的身份,把大群里某某誰的品行不可信之類的說了一下,讓同鄉稍微防范一下之類的,算是盡到了老鳥的義務職責。
另有一個養殖戶說,他只養了八對兔子,是圈養的,目前兔子下崽了,但情況不怎么好,死了一多半兔崽子,連原因都沒弄懂,很是痛心。
老鳥讓他發發圖片,看看是什么情況,知道的可以告訴他。
菜鳥發圖片后,老鳥很快就回復他,這是兔子得了球蟲病,這種致使率很高的,他以前就吃虧不少,然后指導他用某某藥。
菜鳥很是感激,說要快點去嘗試。他之所以開始養這么少的數量,就是想試試能不能養得好,攢出經驗后再去擴大養殖。
像這種體驗型的小規模養殖戶,為數也不少。
周恒感覺還是很佩服群里那個老鳥,這些經驗全都是靠他一次次失敗得來的,不像自己,有APP可以掃描指點,讓他免受這些損失。
人生都不容易。
有了這個基礎后,小群里聊得就稍微放松一些了,不像大群里那么水。
菜鳥抓住這個機會,猛向老鳥提問題,而老鳥也基本上知無不言,聊得比較融洽。周恒也順便看到了一些這行業的深處。
怎么說呢?養殖APP只提供了黑科技技術,但像一些有關的人情世故、騙子技巧、養殖盈利模式等等都沒有,但這些方面,其實也是變數最大的方面。
比如,群里有一個人其實養兔子養得還不錯,但是實在不知道銷往哪里,又不舍得十幾塊錢一斤讓養殖基地回購,最后都是自己家和親戚朋友給分吃了,也就斷了繼續養殖的心思。
但又心有不甘,所以就一直沒退群,就在群里呆著,有時候看看別人都在怎么經營的。
這次組小群,倒把他也給炸出來了。
于是群里幾個人都說,他當時應該自己聯系酒店、或者農家樂、土菜館之類的,只要說自己是散養的野兔,賣出去應該不難。
只要賣出去了第一批,多少賺一點,就會有繼續養殖的信心。實際上,像他第一批就養得很好的,真的很難得,就這么放棄了挺可惜。
一人有一個故事,也算是一個社會小縮影了。
最后到了周恒,他大略的說了一下,自己原本是干養雞的,現在嘗試著增加養殖野兔,看看怎么樣,然后也謙虛的說,以后有問題也要向前輩們請教云云。
于是他也得到了一番恭維,都以為他養雞養好幾年了,賺到錢了所以想擴大產業,周恒也沒有澄清。
那本來就是嘛,一般誰會在幾個月之內,把自己的產業擴大那么多呢?
總之,這個小群聊起來氣氛還不錯,聊了一陣都覺得很開心,就說著要不要約一起在哪兒吃個飯什么的,反正都是本市的。
不過,這樣的話題最終還是被糊弄過去了,都說比較忙,等有時間了再約。
短暫的聊天后,周恒繼續自己的事情。
剛看一會兒,就聽到外面孫計安的聲音:“嬸子,周恒在家嗎?”
“在家在家,我給你叫他啊。周恒……小恒……”李蕓蓮正在家里縫包袱,再過一陣就要摘棉花了,就把去年包袱爛了的縫一下,提前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