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談不上寵物,畢竟他不負責養它。
沙雕站在船頭,看著周恒叫了幾嗓子,然后估計還是有點怕人,轉身就飛走了。
它的雙翅展開有一米多,奮力一拍時產生很大的風,水面都能拍起一圈圈的波浪。
風拍到了大黃狗的臉上,惹得它不高興了,追出去到船頭,沖著沙雕的背影“嗷嗷”了兩嗓子。
周恒笑道:“狗子,回來!莫一看到它就想打架,行不行?脾氣不要這么大。”
大黃狗不服氣的回到了船艙,趴在周恒的旁邊。
夕陽余暉即將吐盡時,他們游完了湖,上岸再去參觀兔場。
雖然說,美國人不吃兔子,但他看看還是很感興趣的,這可是讓周恒連工作都不要了、就為了辦的養殖場呢。
野兔晝伏夜出,黃昏時間,正是它們歡脫的時候,一只只兔子跳躍在草叢間,嬉鬧吃草,自由自在。
在兔子們經常進食的幾個地方,那里有一堆今天放上去的蔬菜葉子,晚上就不用再喂了。
父母在這件事上,總是非常積極的,都不需要周恒去操心。
愛德華當然也看到了漂亮的兔毛,贊道:“這兔子真是養得非常健康。不過,我想我還是沒有勇氣去嘗試兔子……”
周恒笑道:“放心吧,明天的餐桌上不會有這個的,這些是我剛剛才養的,還指望著它們下崽繁殖呢,我才舍不得吃。”
他知道,有些外國人能接受大部分的中國美食,比如小龍蝦、酸菜魚、各種面食等等,甚至有些連豬大腸都能試著接受,但有些東西,卻是很難接受。
比如臭豆腐、皮蛋、鴨頭雞腳什么的。
像野兔這些,也不在他們的菜譜之列。
當然了,每個國家都有他們的飲食文化,這種當然就不作強求了。
不過,愛德華對野兔的毛非常感興趣,知道有很多衣服都是用這種皮毛做的,而且價值不菲。
他也拍了一段兔子跳躍的視頻,感覺這里的兔子長得很好。
他感嘆道:“如果澳大利亞人也愛吃野兔的話,他們國家就會減輕很多負擔了。”
很多人都在說,現在澳大利亞已經被野兔占領,人類只是第二居民了。
周恒也戲謔說道:“那是因為他們國家的廚子不行,如果派幾位川菜大廚師過去,相信過不了幾年,他們也會要開始養殖野兔了。”
曾經小龍蝦無人問津,到處泛濫,周恒小時候釣小龍蝦時,自然野生的小龍蝦,一大蛇皮袋才賣十幾塊錢。
以前的小龍蝦都不是整只吃,而是只要后半截蝦球,隨隨便便就炒一大堆碗。
現在呢?
野生的已經不太多了,他現在用工具去弄,自己吃還行,哪可能再有用蛇皮袋裝著賣的盛況啊!
前幾年小龍蝦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瘋狂高價,導致大批量的人投身于小龍蝦養殖行業,結果又沖擊了市場,也影響了自身的收益。
不知道澳大利亞愿不愿意借鑒這一經歷。
老外們不喜歡吃野味這些,據說是因為害怕寄生蟲等等原因,因為他們的烹飪方式有限,無法保證能將寄生蟲殺死。
周恒認為這有點好笑,外國人酷愛各種花樣作死導致人口稀少,竟然會怕一口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