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周恒帶著愛德華去弄魚去了,讓他體驗一下他小時候的生活經歷。
另一方面,周恒想著自己反正要做野兔的視頻,不如順便拍點別的鄉村生活,上傳到網站看看,看能不能獲得關注,那就從今天弄魚開始。
愛德華對這些沒見過的捕魚工具很感興趣,笑道:“大家好,我是貝爾·愛德華,今天,我將向你展示如何才能在地球上最極端、最危險的小溪里捕魚……”
周恒哈哈大笑,原來這家伙也是個逗比。
生活,就是要讓自己變得有趣啊。
剛走出村口,就看到外面坡邊有一群小孩子們,扒拉扒拉的在草叢里找著什么,每個人都拿著一個小瓶子,找到了就往瓶子里扔。
現在正值暑假,孩子們也玩得飛起,天天不是上山追兔子、就是下水摸魚,今天又在這里尋摸著什么,估計是螞蚱。
這個可以吃的,全是蛋白質。用油炸后,也很香,有一股焦香味,就像雞蛋被炸焦香的那種味道。
現在孩子們沒什么事情,一個個都拿著瓶子裝著。
周恒看了一眼,隨口問了其中一個:“金明,你抓到多少了?”
七八歲的小孩子臉皮薄,被大人問得有點不好意思,于是干脆舉著他的瓶子,讓他自己看。
周恒掂起腳來看了一眼,才一個瓶底多點,這有點少啊!
另一個孩子像是在跟他比賽一般,得意的舉起他的瓶子給周恒看:“小叔叔,我的這么多了,你看。”
確實要多一點,這看起來有小半碗了。
周恒對他豎了個大拇指,說道:“不錯不錯,再抓一陣就有一碗了,加油!”
這家伙受了大人的表揚,真的如同跟得獎了似的,干勁更大了。
別的孩子們沒有受到表揚,都憋著不服氣,于是一個個說道:“我最后肯定比他還要多!”
“我的更多,我抓的還更大!”
周恒笑著給他們一個集中鼓勵:“好好,都不少,一會兒看看,誰的最多!比賽吧。”
孩子們干勁更足了。
愛德華了看到了他們正撲騰的東西,問周恒:“他們抓這個干什么?”
周恒說道:“這個可以油炸,或者用辣椒炒著吃,很香,全是蛋白質。”
愛德華嚇了一大跳,這也是能吃的?這里的孩子們個個都是貝爾?
有一個稍微大點的孩子,估計讀三年級學到英語了,跟愛德華來了個“hello”,然后靦腆的笑了。
愛德華很高興的蹲下去,問他:“這個好吃嗎?”
這超出了那個孩子的能力范圍,他沒聽懂。
周恒給他翻譯:“這個外國叔叔問你,螞蚱好吃嗎?”
小孩子使勁的點點頭,然后亮出自己的戰果,說道:“我再抓一會兒,就能炒一碗了,我妹妹也在那里抓。”
然后順手一指,一個穿著粉色連衣裙的小姑娘也在草叢撲騰著。
愛德華嘖嘖稱奇:“這真是太有趣了,孩子們真勇敢。”
孩子們從小這么親近自然,他認為這是很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