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家種了一畝多地的花生,年年如此。
一真以來,收花生都是手動的,自家人用鍬挖,然后摘下來,再拖回去曬干。
周恒今年請了一臺挖花生機來幫著挖,不想把人弄得那么累。
父母起初并不同意,說年年都是自己挖出來的,今年怎么還要請機器。本來就沒有收入,現在還要貼機器錢,劃不來。
周恒好說歹說,才把這個事情定了下來。
他請的是那種小型的收獲機,用拖拉機頭作動力的,其實也只是在挖上面輕松了,但還是要人手摘起來,也得費時間。
真正那種大型的,車開到地頭,花生拖回家,那種才舒服。可惜那種需要大面積種植,別人才愿意來。
他們這里東一家花生地、西一家種半畝的,而且地頭也不平,大車不方便,也只得作罷。
一大早,約好的收獲機開過來了,王志宏也開車帶了一家子過來幫忙,兩個孩子也來了。
王睿的暑假已經所剩不多,得瑟不了幾天了。但今天也戴著草帽,跟著去地頭。
連王思齊都戴著一頂小花帽,一幅要幫忙干活的樣子。
一家子人吃過了早飯,拿著工具去地頭去。
路上遇到鄰居婦人,看著這個陣仗,就知道是去挖花生了。
婦女扛著鋤頭,要去地里鋤草,一段路是相同的,所以一路聊著閑天。
“蕓蓮,你們今天挖花生啊?不多長兩天?”
“不等了,趁現在有人手幫忙摘,早弄回去早省事。”李蕓蓮回答。
再一個,也趁著天晴。
地頭的活兒,最是看天吃飯,特別是到收獲的時候,更是重要。
忙活了一年的,收多少就看這些天了。
有些人想讓花生再在地里多長兩天,盼望著能多收個幾十斤。
然而一旦下雨,收花生來不及,或者沒曬干透遇到陰雨連綿,就會容易發霉。收回去了的花生,眼看著沒干而發霉,也只能干看著,什么都做不了。
發霉的花生有毒,都沒有人收,連豬都不能喂,那就等于是一年白忙了。
所以,趁著天晴,快點收回去吧。
麥子和水稻也是一樣的,得看天。
到了地頭,收獲機在前面“突突”的走著,一會兒就挖出了一大片,他們開始準備干活了。
先把地頭豎起一把大傘撐開遮陽,然后放一個籮筐,每個人坐在馬扎上開干,摘下來的花生扔進去就可以了。
活兒是簡單,但數量大,感覺像是一眼望不到頭似的。
看著王睿干活,周恒想到了以前的自己,干得非常精細,簡直就是渾水摸魚,混洋工。
以前總感覺干活太累人了,完全沒有激情,不想干。總認為反正自己即使不干,父母也會干完的。
但是一晃到了現在,周恒卻想著,自己多干一些,父母就能少做一些。
可惜大收獲機進不來,要不然就不需要他們動手了。
李蕓蓮看王睿干活的樣子,笑道:“活兒做起來嫌多了,吃起來又嫌少了。”
不過,她也只是說說而已,當初都沒有責罵周恒,現在更不會責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