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算是半散養的性質,也需要一大塊地,羊苗、羊圈、圍欄、喂養等等,花費太大了——他沒想到這個APP對“五百”這個數字執念這么深,什么開始都是五百。
如果幾十上百只羊,他還可以準備想想辦法,一開始就五百,差不多要把他手上的錢搞干凈。
現在肉價飛漲,羊苗當然也是緊跟市場,價格也居高位。
還是等第一批兔子開始銷售、來錢走入了軌道,再開始擴大也不遲。
現在的時間,他就用來學習吧,畢竟學習使人快樂。
學習著,漸漸困意來襲,他放下手機睡覺去了。
反正這陣子不會直接開始養,學習的時間有很多。
……
第二天上午十點,胡金華接到了電話,知道人已經來了。
現在他就在周恒家等著,一起的還有孫計安,說到底當初胡金華加入市藝術協會,還是他促成的,這時候他也理應過來歡迎一下。
接到了人,賓主寒喧一番,然后帶著六位藝術家們游覽觀光。
周恒是本村土著,負責帶路和各種介紹,孫計安則各種場面話,各種褒獎本村,希望能給這些人們留下好印象。
相反的,胡金華這個他們的“同道中人”,反而話相當少,全程完全充當陪同了。
來的六個人里,最年輕的都快五十歲了,禿頂,發量稀少,穿著簡樸,就跟最普通的中老年知識分子一樣,完全沒有凸顯身份的標志。
這樣的人,走在大街上,不會有任何人對他們側目。
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幾個人的眼神都比較有力,在談起他們專業的領域時,那眼神猶如能放光一樣。
他們出言樸實謙遜,并不把自己在行業領域里的成就掛在嘴邊,只把自己視為一個普通的觀光客。
一路走走停停,有一個人連聲贊道:“好,好!山青水秀,人杰地靈啊!受這樣的山水熏陶,人的內心也能感受到寧靜。”
難怪胡金華如此年輕,但作品里卻已經有了歸隱與恬淡的氣息。
藝術就是內心的感悟,沒有感悟的作品,就算再華麗,也總缺了點什么。
幾位同行而來的,也都紛紛附和,贊同這一點。
孫計安不失時機的說道:“那要不,你們幾位也在這里小住一陣,尋找一點作品靈感?”
他也希望村里能沾上些藝術人文的氣息,總的來說,這也是提高村子的某一方面啊。
他自己的靠山退休了,一切提升都得靠自己,所以思想是有些激進的,很想有點建樹。
不光這方面激進,就是從村到鎮上那條路,他也非常積極的在跑腿呢,總希望能至少完成一兩件事情。
反正成不成的,不努力試試,怎么知道不行呢?
什么“先進村”、“藝術村”、“經濟村”等等頭銜,他也不嫌多啊。
就算不提這些,他這個村支書對幾位老藝術家們客氣一點,也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