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松濤處是對周恒最熟的了,畢竟他們私下的事情都互相知道不少,要是按江曉萱與顧雪詩親近的關系,他們若互稱一聲“連襟”也不算夸張。
而因為項目前幾天才得了國際獎,這讓他更顯得有點“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感覺。
他打開手機,找出一條鏈接,說道:“這是我們導師發的微博,這里可以看了。”
以前沒有發出來,那是因為他們還處于比賽階段,過早四處招搖也不好,現在有兩項獎已經收入囊中,可以適當發一發了——雖然發出來也沒多大的用。
導師有能力,可以帶學生們的作品四處參賽,但是沒有多少關注度,微博也就區區幾百人關注,發出來也引不起什么。
很多優質的短片,都是這樣的下場,沒什么人問津——除非剛好被某個比較有影響力的大V轉發點評了,才有可能會稍微被傳播開一點。
不過,他們也不貪心,誰也沒想著學生階段的第一個項目,一出來就舉世皆知、國人震驚什么的,那太扯。
如今有兩個獎項加身,已經證明了某些東西,比如實力之類的,這就夠了。
周恒收到了視頻鏈接,點開看了看,還連片頭片尾總共只有十二分鐘,相當于一個長廣告而已。
才看第一眼的畫質,就被驚艷到了,是一個廣角航拍的流動場景,他脫口而出:“可以啊!紅配綠的畫面!”
江曉萱也擠過來一起看,頓時笑道:“這個鏡頭是我拍的啊!”
這是航拍場景,當時她也偶爾會去和那些學生們一起聊聊天,學生們沒有航拍的儀器,而且經費有限,也不可能買的,于是就找她借用了幾組鏡頭。
本來說是有償使用的,不過江曉萱沒要,那是她當時用來練手的作品,哪會想著賣錢啊。再說了,百十塊錢她也看不上啊。
沒想到,現在發現用在這里,還挺相宜的。
不過視頻作過調整,里頭有增加的東西,比如大片的綠色樹林里,增加一個紅柱的涼亭等等,增加古韻感、以及協調畫面顏色。
總的來說,看起來還不錯。
按理說,紅配綠是超級艷俗的,但如果比重運用得好,卻會看起來非常大氣、貴氣。
周恒對這方面的藝術了解有限,他是完全從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去欣賞,反正覺得還不錯。
一開場是大片的景色特寫,青山綠水,煙霧繚繞,寫實風中帶著一些浪漫主義,很明顯的學案出,畫面語言只想凸顯一個字:美。
隨之的配樂,古樂古香,完全使用的是中式樂器,風格很重,讓人陶醉。
這制作可以。
然后鏡頭開始緩緩拉近,畫面漸漸出現一條大道,以及一座座房屋、客棧。
看到這些,周恒不由得笑出了聲——這些學生們太有想象力了,皮影戲的元素竟然是這樣用上的。
本來皮影戲是平面畫,無論是人、風景、房屋、道具,全都是平面成形,牛皮(有些地方用紙皮)上刻出廓形來,然后采用鏤雕、色彩、燈光的運用,讓平面的構圖看起來美侖美奐,達到效果。
幾千年來的皮影戲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