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雞到宣傳、到出售,這里面有很多環節,隨便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是他自己要承擔的,如果他害村民虧錢,他也是沒辦法跑掉的。
壓力與責任、事業與雄心,各種復雜的情感涌上了心頭。
誰也不敢保證,他從此就是一帆風順的。
孫計安正規劃著分地的事情,看到周恒的樣子,也知道他目前壓力不小——在還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市場的情況下,就開出了這樣的高價,就等于是被架上了。
如果一切順利,大家都有錢賺,個個都高興。但沒有人是重生過來的,誰也不知道結果怎么樣,會不會遇到什么事情,現在等于是摸著石頭過河。
他沒有出聲,靜等著周恒的思考。
其實也沒有什么思考的,早就決定好了的事情,現在只不過因為站到了這里,所以才發一發感慨罷了。
周恒心中亂七八糟感慨一通,還是說道:“開始吧。”
量完地,分好,然后抓鬮,分到地后開始簽合同,一邊是跟村里簽,一邊是跟周恒簽。不過說起來容易的事情,做起來卻是曠日持久,要很多天。
村里人都年紀不輕了,各家的年輕人也怕老人亂簽東西,都說要等他們回來看了再簽;
再者承包地、建雞舍、開通水電也要交錢,也要等年輕人轉錢回來,于是一來二去,各種要等。
現在是冬月看著時間還早,等下個月臘月又要籌備過年,正月里又說年還沒過完,有事情等過完年再說……
各種理由,聽著都頭大。
周恒反正是無所謂的,雞明年才開始下蛋,他的事情應該耽擱不了。
這就是孫計安要提前這么久開始準備這些事情的原因,他知道,村里辦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磨磨蹭蹭、效率極低,所以一定要提前。
真要等到明年再開始弄這些事情,那完蛋了,等到到辦妥都過去半年了。
倒是有幾家辦得非常順利——張峰家準備大干一場,他本來是兩兄弟,而且都各已成家,再加上父親也在家,想直接承包三戶的山地。
也就是說,他們父子仨按三戶算,每戶都是五千只起。可想而知,他們對周恒是無比的信任。
張峰就在省城打工,回來一趟比較容易,而且正好周恒有事找他,他就打算這兩天抽空回來一趟。
周恒是打算到張峰的老家去包地養羊,有張峰這個“本村人”在場,多少辦事容易些。
而且基于他們村包地便宜這個原因,張峰都在想,他家的五千只雞,要不就在老家養算了。
由于這些原因,所以他家的分地情況還是很順利的。
一天的幫忙下來,周恒疲憊的回去。他感覺他就不是做村支書的料,破事好繁瑣啊!
而這種情況,還會一直持續到這些事情辦妥為止。周恒只是幫一天忙,孫計安得天天這么著。
唉,怪不得別人說,做慣乞丐懶做官。
回到家,大黃狗搖著尾巴出來接他,頓時讓他心情都好了起來。
還是招貓遛狗的日子好過些,等分好地、養雞開始后、一切走入正軌,他就不用操這么多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