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松濤見周恒也吸引過來了,便笑著對他解釋:“這石頭我們也原本沒注意的,就是拍到了視頻里,看回放的時候,猛然間發現的。”
真是越看越像。
中國自古就有欣賞奇石的傳統,唐宋甚至出了多名“石癡”、賞石大家,據說宋徽宗就喜歡各種奇石,拍他馬屁的人,從全國各地把奇石運到宮里給他欣賞。
上行下效,下面的人也附庸著他的愛好,所以一時蔚然成風。
到現在,也有各種收藏奇石的人呢。
最出名的應該是中國四大奇石,個頭都很小,但估值最低都是一億多起步,有一塊還陳列在博物館里。
周恒打量著這座石頭,不知道這么大的一塊,算不算奇石呢,也不知道能不能值錢。
不過,這也太大了點,近三米高的個頭,底座也非常大,應該至少都是好幾十噸重了。
不用周恒提醒,江曉萱自己就拿相機拍了起來,各種遠景加近景,盡量顯得畫面美觀,并凸顯這塊石頭上的圖案。
看來,生活真需要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周恒走這條路肯定不止一次了,但都沒有像這樣發現過。
奇石貴在自然,除了擦拭灰塵外,任何的人工干預雕琢描畫之類,都不能使之稱為奇石,所以他們真的只能干看著。
不過,是真的越看越像,現在還覺得畫面里的人物,好像是在招手一般。
太有意思了。
不知道誰文鄒鄒地念了一句:“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其余人便哈哈大笑。
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嘛。
一些常規無法解釋的事情,推到仙俠傳說里,讓故事渲染一點仙氣,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事情。
這些學生們的思維,也很是浪漫。
也許他們本來就應該具有這樣的能力,要不然,思維過于僵化,那也難以做出比較有想象力的作品來。
因為欣賞石頭的原因,今天幾個學生的拍攝拖延了一點時間,但其實這里并不是主場,拍攝瀑布才是。
于是周恒又帶著他們趕往瀑布那里,又是一大通拍攝。
到回程的時候,周恒又返回這里來,拿回他的筲箕——先前放在這里接蝦米來著。
他拿起來一看,嘿嘿,果然有點收獲,一碗是有的了,里面還有幾條小魚。
不過從這里拿回去有點遠,怕是還沒提到家,小魚就得缺水死掉——最主要的是小魚太少了,當配料都炒不了一碗,不如等它們再長大些。
于是,他把小魚又扔回了溪里。
江曉萱看著潔白到半透明的蝦米,不由得嘖嘖稀奇,說道:“沒想到還真的有啊!都這個季節了。”
山野間的食材,永遠有著別樣的魅力。
“這就是這個季節的,不過平時也有。以前還更多啊,以前要是接這么長的時間,都能接一大盆子了。”周恒提起蝦米說道。
現在真是少了,以前這東西很多,現在稻田里都看不見這個了。
江曉萱笑瞇瞇地說道:“這個可以煮蝦米瑤柱粥了。”
周恒說道:“還是炒韭菜吧!瑤柱還得去買,多麻煩。”
他想到一個笑話,某人撿到一把蒜苗,想著可以做紅燒肉吃了,可是一想到還要去買肉、買油鹽、買鍋灶,還得找個會做飯的女人,矮馬,那也太麻煩了,太費錢,嚇得趕緊把這敗家的蒜苗扔掉了。
提著蝦米回到家,現在才下午時間——周瑛一家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