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想了想,還是給孫計安打了個電話:“嘿老孫,忙不忙啊?有件好事想告訴你啊!”
本來想直接把他約過來的,但是想到他這個村書記,這兩天還因為分山地的事情在煩心,估計這時候都恨不得住在山上了,沒時間過來。
于是,他又把那些留言要過來旅游的評論,直接截圖發給了他。
他覺得這事兒還是不能自己攬下來——孫計安對村里的發展很著急,如果有人要來旅游,他應該很樂意看到、并愿意在這事上操心的。
雖然趁著這股熱潮,把村里的民宿辦起來,這肯定是件好事,但要操心的事情不少。
如果想真正的辦成能長期營利的民宿,那起碼的裝修、安保、環境管理等等,都至少得跟上來,要不然,遲早會因為疏于管理而出問題的。
其實,這段時間里,已經有一些慕名過來品嘗野兔的粉絲來過了,在這里小住個幾天,當休閑度個小假。
但是來得人少倒容易管理,人多了以后,各種事情就會多,沒個統一管理是肯定不行的。
雖然周恒老早有設想過,村里辦辦民宿之類的,應該會讓不少人能多點收入,但這事兒太麻煩,他懶得操這份心。
事辦得好沒他功勞,辦不好他得落埋怨,何必呢。
但下派第一書記就不同了,他出發點是為了給村民賺錢、他又是當官的,干好了上面有嘉獎,那就讓他去操這個心吧。
有時候周恒都想同情一下這個老同學,又是修路、又是組織分山地養雞、又是操心辦民宿,還有一些日常村務,他又沒個助理,只有個老村長協助他,真是頭發都要提前白了。
果然,孫計安收到圖片后,看到有人想來村里旅游,很是興奮——剛好旁邊有好幾個一起分山地的村民,便當場和他們商量了一下,看看大家有沒有興趣。
他是很有興趣的。
這事兒他要是能張羅著辦起來,他的這趟下鄉之旅,那真算得上功勞薄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了,這一年過得可真夠忙碌的。
他相信,付出了就肯定會有收獲。
不過,事情才到構想階段,就遇到了問題——村里人當然也很有興趣,尤其是今年暑期那段時間,有幾家可是賺不少錢了,多少人眼紅啊。
然而現實有個問題,現在正如火如荼的組織著分山地、辦養殖,這就夠花錢的了,很多人家還得等到外面打工的兒子轉帳回來,才有錢辦這些。
而說到辦民宿裝修的話,再簡單的裝修也得幾千塊錢啊,對村里人來說,這不是小錢。
孫計安想了想,決定向上面申請一些補助,看看能不能弄到。然后村里再想想辦法,咬咬牙。
別人村想辦旅游呢,可惜沒有名頭,吸引不來游客,咱們村都有人主動前來了,為什么不能抓住呢?
周恒成功的把包袱扔給他了,他接得還挺樂呵,還打算再把包袱繼續往上甩,哈哈哈,這世道!
但這些都跟周恒關系不太大了,他現在還有一他自己的事情要忙。
張峰已經回來了,周恒要準備和他一起去他老家看看,看看承包山地的事情。
至于他為什么不就在兔場增養羊?他有他的打算的。
以后,他肯定還會有后續養殖產品增加,比如養牛、養別的,所以開拓是必定的。趁現在他還沒做出名氣來,先嘗試一下在外面包地的運營,試試水,也免得被人敲竹杠,一舉兩得啊。
對于周恒來說,他認為龍溪村已經夠偏僻了,離市鎮那么遠,上次半夜打個的回來,把人家女司機都嚇著了。
然而還有一些地方,比他們那里還更偏僻,他們這里好歹還修了路,有一些地方,到現在還沒辦法通路。
主要是里面山太多了,七彎八拐,都難以找到平坦點的地方,而且路又遠,村與村之間隔著的山路,可能都繞走一天,是真正意義上的山多人稀。
這路簡直沒法修,代價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