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或許生怕別人過得好了,順手的好事也不愿意做,生怕便宜了別人,但那顯然是眼界不行。
孫計安知道,往稍遠一點看,周恒是遲早會成功的,那他這時候不出力,什么時候有機會出力?他知道,做了是肯定會有好處的,這是遲早的事兒。
成年人的友誼,并不只在酒杯里,也在這些你來我往的人情上。這或許有些俗,但對很多人來說,這反而是更好的。
周恒也很高興,反正今晚留張峰一起吃飯的,既然他也來了,就干脆一起吧。
家里現在吃飯的人多,幾乎就真的是多加一雙筷子的事情。
幸好先前小姨過來幫忙做飯了,老娘做飯的壓力小了不少。
飯桌上,周恒才第一次跟父母說明:“爸媽,我想養點黑山羊,想過兩天和張峰去他們那里看看,行的話就在他們那里養算了。”
記得上次說想養兔子時,他當天還沒敢說,是第二天才告訴父母的,就這,當時還嚇了他們一大跳。
倒不是否定他的想法,而是因為父母總想著,擴大養殖是很花錢的東西,而家里又沒什么錢支持兒子,也沒有什么有錢的親戚,到時候如果資金方面出現問題,求助都無門。
當時他說要養兔子時,可把他們愁壞了。
如今,老場面再現,父母驚得同時擱下了碗筷,一臉擔心的看著他。
他們倒是不再擔心養殖情況了,可是用錢方面,還是很著急啊。雖然現在手頭有點錢,但是轉過年就要大規模擴大養雞的事情,那也要用錢啊。
養羊是很要花錢的,別的不說,光是羊苗最少就得好幾百一只,看兒子那樣子,是想大干,那光是羊苗都得花多少錢?
小姨和小姨父兩個人也很是震驚,但他們不知道周恒實際的情況,也不知道養羊具體得多少花銷。
但是,光從他今年開始辦養殖,又是養雞、又是養魚和養野兔,都知道花銷不少。這侄子的膽子真大。
又想著自家馬晨跟著他干事,要是能學到他這一身本事就好了,至少能把他結婚的錢賺到,那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周恒安慰父母:“我現在手頭的錢夠,再加上計安說幫我辦領補貼的事情,到時候還能領不少錢,放心吧。”
父母的神色稍有緩和,但還是擔心地問道:“那能領多少補貼?”
孫計安替周恒回答:“我們這里養肉羊,300到499只羊規模補貼15萬;500到699只羊規模補貼25萬;養雞方面,肉雞10000只以上補貼35萬元。”
這些政策,各省各地都是不一樣的,這是他們這里的政策。
當然,政策是這樣,但附加的條條框框也非常不少,各種辦這證那證的,養殖規范、備案等等,費很多手續。
所以說嘛,有像孫計安幫著打聽跑腿,事情就會方便很多。
聽他這么一說,周恒父母也算是吃了定心丸,放心的點了頭。他們其實不是反對兒子的事業,只是因為擔心自己幫不上忙而發愁而已。
聽到有這么些補貼,而且還有這個上面派下來的當官的幫著領補貼,那真是幫了一件大忙。
他們本來就對孫計安很客氣,這下子是更加感激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