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孩子嬉笑著說道:“我們上學要走一個小時,到對面那座山上的小學讀書。”
然后朝著遠處一座山指著。
此時天已經全黑了,所指的那邊黑漆漆的一片,一點亮光都沒有,不像有住戶的樣子。
不過,就他們現在所呆的這里,也差不多已經黑漆漆的一片。
村里很多廢棄的老屋,就算留守的也都是老人孩子,現在天黑了也就不做什么了,直接睡覺,免得開燈要電費。
“那你們學校的人多嗎?”江曉萱又問道。
“我們學校有一百多個人,是和那邊的村并校的,那邊村都是畬(she一聲)族的。”年齡相對最大的張維回答。
孫計安和江曉萱都很意外,不自覺反問了一聲:“畬族?”
他們是沒有想到,這里還有個少民的村呢。
就連周恒,也是以前聽過而已,并沒有來過這邊,也不知道原來他們挨著。
張峰說道:“其實還遠得很,隔了幾座山呢。”
近十來年,孩子們越來越少,為了節約師資力量,各地都在并校,石泉村也不例外。
本來是要并到鎮上去的,但考慮到更遠的一些村也沒有學校,就在這里仍然保留了一間,只是路遠不說,孩子們也很少。
學校除了老校長、和幾位年老的常駐老師外,其余很多都是支教老師。
隨意聊了一些,雞已經烤得差不多了,江曉萱又自己接過來重點烤了幾個地方,烤得焦黃油亮的,時不時幾滴油滴到火上,“滋滋”作響。
然后拿得離火遠些了,等不燙手時,她撕下一條雞腿,遞給最小的小女孩:“給,拿著。”
小女孩眼底閃著光,咽了咽口水,但還是把手縮手后面,笑嘻嘻的搖著頭。
“沒事的,姐姐請你吃的,拿著吧。”江曉萱很溫柔的笑著。
周恒提醒她:“她不能叫你姐姐。”
江曉萱小聲說道:“那你讓她接著啊。”
“我說沒用的,張峰說才有用。”
于是,在張峰這個長輩開口之下,小女孩才接過了雞腿。
她首先自己沒有吃,而是先讓比她大兩歲的哥哥嘗嘗。
江曉萱已經撕下了另一個雞腿,遞了過來,說道:“那個就不用分了,這兒還有。”
由于先前的雞腿已經有人接下了,所以第二條雞腿倒是給出去得很容易。
然后,江曉萱又撕下了另一塊帶著翅膀加一半雞胸的部位,伸手給了最大的孩子:“來,小哥哥你比較大,雞腿就沒有你的了,不要生氣哦。”
剩下的地方他們幾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撕著吃,本來這個也就是打發時間吃著玩的。
三個孩子們都吃得很高興,覺得真的好好吃啊!比爺爺奶奶做得好吃。
一股風吹來,吹得火苗東躥西躥的,火光在每個人的臉上晃過,映照出了他們吃得油膩的嘴,和開心的笑顏。
小女孩張琴一邊吃著雞腿,一邊對著江曉萱說道:“姐姐你跟我們支教老師長得好像啊,都是一樣的白,一樣的漂亮,我們支教老師很會唱歌,還會畫畫,還會跳舞。”
張峰在旁邊糾正她:“琴琴,你要叫阿姨,不能叫姐姐。”
小女孩眼里透過一點茫然,這么年輕漂亮就要當阿姨了?
江曉萱回頭對周恒說道:“你還總說這里條件不好,讓我別來,你看看,人家這里還有年輕的女支教老師呢!”
周恒點頭附和:“嗯嗯,你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