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葫蘆只有一截,不像常見的有兩個圓的那種,歪著的頸口也很別致。
這件葫蘆頸刻蓮瓣,腹刻的圖案,是人物往各種容器內貯存糧食的畫面。
其雕法是以寫實手法,通過線條和留白對比,刻劃了一群農民豐收時繁忙和歡樂的景象。其線刻如行云流水,類似中國畫的白描手法,技藝很是嫻熟。
在眾多龍鳳、仙佛、四君子圖案之間,這兩個真是比較特殊的。
攤主看了看這個,然后打了個手勢,說道:“兩個一起要的話,你給七千就行了。”
周恒在來時,就聽楊文海講過,這里面還價的技巧,價格決不能自己開;還價還一半,只要別人沒拿刀就好說。
于是他說道:“兩個一千塊行不行?”
一旁觀望的“師父”楊文海暗暗倒吸一口涼氣,這徒弟出師了!
攤主愣了一下,兩只眼睛瞪得像銅鈴,頭搖得像撥浪鼓:“不行不行。”
“那我給你加一千。”
“不行不行。”攤主的眼睛都不想睜開了。
“我出二千五,不行就算了。”
攤主想了一秒,掙扎了一下,說道:“你真要的話,至少給三千塊吧!”
得嘞!
這不還是的嗎?還價還一半。
談妥價格,然后付款,兩個葫蘆雕刻藝術品就被裝在江曉萱的袋子里了,她樂得跟什么似的,說道:“這是我的傳家寶!”
這交易價格不算低,賣家還贈送了一個把件給周恒,據說是崖柏做的。是一個手掌大小的件,兩根圓木條,中心有根鐵柱穿著,木條可以晃動,鍛煉雙手靈活度用的。
地方性的小物品,反正周恒以前沒見過這款式。
賣家說,這個單買也得一百呢,現在送給他的。
行吧,不用花錢就好。也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崖柏的。
看著江曉萱歡喜的樣子,周恒問她:“喜歡嗎?”
“嗯,喜歡!”這家伙開心不已的說道。
周恒心想,行吧,她是見過好東西的,肯定比他有眼力,能把她樂成這樣,也不枉了。
文玩就這樣,買的就是心頭好,幾十萬買個玉墜,有人不嫌貴;但幾十塊買個玉鐲,也有人嫌貴,這是沒個準的。
買定離手,也不用到處去問別人,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因為問人了沒好處。
別人說你這是假的,你心情不高興,又不能退貨,買回來的高興勁也沒有了;如果你問的人也是個充內行,并且告訴你的答案是錯的,你還因此而埋怨自己,或者氣得把東西給砸掉了,那不冤嗎?
成交完這單,天色就真的明亮起來了,遠處是層層霧氣,但這里依然很熱鬧,來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一些商販拿到批發貨品而離去了。
就連打算只逛不買的周恒,也提了一袋子,其余人也都各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