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說到這里的網絡問題,他也沒推辭,一口就答應下來幫著問——按道理來說,周恒在這里承包了,應該問問這里的村委的。
但不用想也知道沒戲,地方太窮了,辦點事很難,不用指望。
孫計安看了看這里的現狀,羊群剛剛入圈,周恒還在學訓頭羊,而且這里的幫工還只有一個人,便有些擔心。
他問道:“周恒,你這到時候省電視臺,有沒有時間去的啊?走不走得開?”
錄制節目的時間,是臘月十八,上映播放會遲個幾天,但這些都是年前要辦的事情。
周恒說道:“沒問題,我在這里還呆半個月,離開兩天還是沒問題的,哪怕就是臨時找兩個人幫我看一下也可以啊。”
然后又說到他想買攝像頭,想買高爾夫車,想這想那的,眾人聽了都是一陣笑,這真是土豪的搞法啊。
別人養羊,首先提到的就是“風餐露宿”,他還想搞個車來,嘖嘖嘖。
正閑聊著,鍋里慢慢燉著,里頭的湯“咕嘟咕嘟”的叫著,漸漸泛出香味來,這時,有個孩子的聲音,朝這邊叫著:“爺爺……”
然后跑來一個身影,去那邊圍著張運喜轉,正是他的孫子。上次周恒他們也見過的,是那個九歲的孩子,名叫張偉。
張運喜剛剛粉碎了不少花生桿,這會兒正準備裝進蛇皮袋子里保存起來,以便隨時喂羊要用的。
孫子來了,正好使用:“小偉,你來得正好,幫我牽著袋子口。”
九歲的男孩子,在農村已經很能頂事了,牽袋子口收東西這種農活,簡直不叫事。
張運喜真的很敬業,自己一把年紀了,做事從不偷懶不說,孫子來了還讓幫忙,就像是他自家的活一樣。
干了一陣,他想起一件事情來,孫子的作業寫完沒?
看這天色還有亮,往常正是寫作業的時候啊!那他跑來干什么?
城里的孩子寫作業,據說會導致家里雞飛狗跳——因為輔導的大人會忍不住要吼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會,教這么多遍了怎么還記不住,是要蠢死嗎?
但在他們家,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每天三個孩子寫作業都很安靜——因為沒有人輔導,寫個什么樣就是什么樣。
爺爺奶奶都不會,他們不負責輔導,最多能提出催促:今天的作業寫了沒?
如果沒寫、也不想寫的,拿出昨天的作業本,隨便翻給爺爺看一下,說“這不是寫完了嗎”,也能糊弄過去。
現在,張偉被爺爺質問了,于是他回答了一句:“家里寫不了,老師又來家訪了,說叫買測驗題,要交20塊錢呢,我就跑出來了。”
他的意思,老師要他們交20塊錢買測驗題,孩子們不想交錢,所以老師就來家訪了,想催催大人,而他不想被老師碰見,干脆跑了出來。
張運喜皺了皺眉頭:“又要測驗題啊?上次不是才買過的?”
“上次是上半學期的,現在都要期末考試了,都過了這么長時間。”張偉有點嫌爺爺老了,總是記不住事情,所以回答的時候,語氣有點不耐煩。
不過,他幫著牽袋子還是認認真真的,以便于爺爺把花生桿的碎末鏟進去。
張運喜又問:“那別人都買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