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也給父母敬了一杯,感謝他們無私的付出。雖然是自己的父母,但沒有什么是天經地義的,說一句感謝不為多。
然后周恒又敬了孫計安一杯,那就更不用說了。
二叔小叔今天的話比較少,感覺不知道說什么合適似的。尤其當看到周恒似乎變了個樣,說話敬酒都很有氣勢,又面面俱到,看起來真像個成功人士的樣子。
似乎周恒的氣場強大了起來,就顯得他們矮小了似的,一點長輩的架子都拿不出來了。
周恒也跟他們敬了一杯,然后問他們有沒有意向跟著辦養雞。他把條件順便一說,跟村里人一樣。
他早看出來了,這倆叔是沒好意思提,話都在臉上寫著呢。
前幾個月,村里分山地什么的,忙得紅紅火火,他沒有主動給倆叔打電話,請他們也加入,不想搞得像求著他們一樣。
估計那時候就算他真打電話了,他們還會嗤之以鼻,認為他實在找不到人了,就讓親戚幫襯。
不過,周恒以前沒打,倆叔也沒打電話回來,反正就當這事不存在一般。
而這次回來,他們是什么都知道了,知道這是好事,所以一回來就立即來周恒家看看了,那態度變得,都低到哪里去了。
周恒索性也做會兒好人,大度一些,自己主動提出來,但條件跟村里其余人一樣,不搞特殊待遇。
希望借著這個機會,自家人有個自家人的樣子吧,別再吵吵鬧鬧的了。
反正他家的二代雞,找誰養不是養呢?能賺錢,也不怕便宜了自家人。
倆叔見他沒提別的,很高興的接過了話茬,桌上氣氛很高,以前的不愉快也沒有人再提起。
飯桌上,孫計安也和周恒聊了不少。
孫計安很有些感慨,他當初被派下來的時候,想著這個小山村,窮鄉僻壤,要什么沒什么,空喊扶貧,怎么扶啊。
這一晃,都干了快半年了,由于周恒的關系,也有了一些功績。
說起來人也挺有意思,雖然他滿腹心思都是沖著建功、沖著鍍金去的,他這些年積攢的所有大小人脈,今年算是用了個遍。
誰都知道,人脈這個東西,都是有數的,用一次少一次,但他特別賣力,也舍得下本。
雖然他一心是奔著爭功去的,但是干著干著,天天村里大小事務的處理著,雞毛蒜皮的事情也忙活著,居然還忙活出感情來了。
如果把村里比喻成一張白紙,那現在已經被他畫上了大量的圖案,是有一點成就感在這里的。
這算是他的作品,也算是他的心血,有了感情投入,就會愿意為此維護。
現在村里的皮影戲藝術學習中心也簡單裝修好了,就在胡金華那一幫木雕藝術家的隔壁屋子,招牌還是請他們雕刻的呢,像模像樣的。
前兩天就來了一拔人在學,很熱鬧。
如果真正有條件的話,是應該單獨建一間屋子的。
不過,就現在這樣,他也很有成就感了,村子要經濟有經濟發展、要文化有文化發展,多線齊頭并進,他沒有什么不滿意的。
想想也是難以置信,這個村原先什么都沒有,既沒有五六百年前的狀元門第祠堂、也沒有三百年前的清朝古名建筑,也沒有三國名將古戰場遺址的歷史文化背景,也沒有東陽木雕等等這樣的先天名氣。
這里什么都沒有,就是一個普通的村落,現在硬生生給辦出了文化氣息,而且發展得還有模有樣,不能不說是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