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曬這東西有個麻煩——得防著麻雀。這蒸好的糯米曬出來的,對于麻雀來說,就是難以抵御的誘惑,所以每分鐘都要看著。
李蕓蓮將一根長竹竿系上一個白色的塑料袋,專門在這里趕著麻雀。
等周恒他們吃完中飯,李蕓蓮喊周發強幫著做事,把那另一半蒸好的糯米給搗爛了。
年貨好吃不易做啊。
周恒放了碗,說道:“還是我來吧。”
搗糯米要在一種特制的工具里搗。就是一塊比較大的石頭里,被工匠掏了一個盆大的窩,里面磨得極為光滑。糯米就放在里面,用一根木杵去搗就行了。
看著簡單,這可是體力活,糯米有粘性,沾上去后再提起來非常重,甩不掉的時候就要鬧笑話了。
周恒年輕,就一把搶過了木杵,自己來。
自己親手做年貨的時候,真正有了要過年的感覺。
周瑛也吃完了,走出來看到弟弟在忙活,感嘆道:“現在啊,什么年貨都能買到,自己做年貨的都少了。”
比如她過年就沒什么年貨要做的,從娘家這里拿一些,再買一些,過年就很豐富了。城里人也差不多都是這樣了。
不過她有點夸張了,比如現在周恒忙活的這種,市面就好像沒見到賣的。這種年貨比較老式了,做得太麻煩,幾乎都慢慢被淘汰遺忘了。
以前過年真是要忙很多天的,是那種“小孩盼過年”的感覺。
比如進了臘月要準備熏肉,做臘腸,腌魚腌雞,要做炒貨,炒米、炒花生等等,油炸麻花、油炸魚、熬糖、打豆腐等等,還有各種各樣的糕點之類的。
為什么“小孩子盼過年”呢?因為好吃的多啊。
以前不舍得花錢買,什么都是自家做,但忙乎中的臘月,才是記憶中的年味。
如今有錢了,什么都能買,年味也沒了。
不過可能有人也說,不用自己做,那人也輕松了啊,這也是種說法。反正時代在前進,怎么過年的都有。
周瑛看到王睿在旁邊看了半天,說道:“王睿,你也學著舅舅的樣子,來幾下吧?這做好了你也要吃的,幫會兒忙唄?”
王睿看著挺容易的,豪氣的一擼袖子:“讓我來!”
結果才一出手,木杵粘在糯米里了,拔都拔不出來,用勁把臉都憋紅了,惹得院子里笑成一團。
這得用點兒巧勁才行。
周恒又拿回了木杵,笑道:“小朋友,你還得多吃幾年飯啊。”
王睿回嘴:“你才是小朋友!”
王思齊湊上前來,笑呵呵地說道:“哥哥,我才是小朋友。”
“對對對,你是小朋友。”王睿輕輕扯了扯她的羊角辮。
一陣笑鬧之后,周恒終于搗好了糯米團,剩下的就得老媽親自來做了。得把糯米團搓成粗長條,然后切塊,曬干,這是細活兒。
王睿有點嫌無聊了,得想辦法找點樂子去。
看到舅舅終于閑了下來,便屁顛顛的問他:“舅舅,現在還能弄到魚嗎?”
摸魚捉蝦才是他的最愛。
周恒接過江曉萱端給他的野酸棗蜜茶,喝了一口,說道:“現在別人承包魚塘的,都在干塘弄魚呢,你要去看嗎?”
“好好好,我要去看。”王睿很興奮。
他來到舅舅家,只想逮雞抓魚,完全現了原型。
山上的雞又逮不到,再說了,不逮也有吃的,不用愁。那就去弄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