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確有時候在網上搜著玩,看看有沒有人賣這個的——畢竟網絡銷售太萬能了,幾乎什么都能買到,結果試試還真有,價格把他嚇到了。
這年頭,真是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以前小時候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現在賣出了天價。
在利益的驅使下,估計都有人專門養殖這個了。
江曉萱笑道:“那這個還是個貴價食材啊?”
“不但貴價,還時令,過了這個季節就沒有了。”
采完了這棵樹上的樹舌,他們也休息得差不多了,得繼續趕路去。
張偉不時從哪里躥出來,然后從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的洋拉罐,倒進黎麗提著的袋子里。
這家伙一路上可真沒閑著。
周恒問張德旺:“大哥,我看你們這里,應該還有不少野雞,你們看到過沒有?”
“應該有,我剛剛都聽到了的。就是沒去弄它。”張德旺回答。
野雞很漂亮的,羽毛是七彩的顏色,而且尾羽很長,以前京劇里,一些角色頭頂的“雉翎”,就是用這個做的。
凡是頭上戴雉尾的角色,一般都是雄健,英武,扮相很英俊,氣勢很盛的青年角色,男女角色都有,比如周瑜、穆桂英、陳友諒等等。
而且野雞的肉也很好吃,它肉少,但肉質很嫩,比一般的雞口感好多了。
只不過,前面幾十年內,大量捕捉等等原因,或者生態的改變等等,已經很少見到這些了,就是這幾年又有回升的跡象,到處都能聽到聲音了。
現在人們對野雞的需求量,真是日益加大,所以也催生了養殖野雞的行業。
就跟周恒先前買野兔的基地一樣,野雞同樣也早有了繁育基地,也有不少的人在養殖,而且前景還很不錯。
就不要說野雞,連孔雀都有繁育基地的——人們買孔雀回去燉肉吃,就如同吃雞一樣的尋常,而那些養殖戶,也的確將孔雀當雞養著的。
有些養得不用心的,那孔雀養出來比雞還丑。
不過,他短時間內是不想擴展行業了,過完年就要辦二代雞的事情,以及準備建公司,會有一段時間比較忙,就先不要想得太多了。
一行人抬著野豬,走走歇歇,又走了將近三分之一的路,繼續休息。
很多人都有這個經歷,提著二十斤重的東西,走一段路,感覺變成三十斤了;再走一段路,變成五十斤了。
眼前這個情況,跟那差不多,豬越抬越重,主要是路太難走了,抬著這么重的豬,一不小心還要往后滑下去。
又歇一氣的時候,張德旺指著稍遠處的一片竹林,對他兒子說道:“去看看,看那里有沒有冬筍。”
張偉得令,高高興興的答應了一聲,要跑著過去。然后想起什么,又轉去向黎麗借了鏟子。
經常跟著爺爺干活,他已經很有經驗了,而且這里的冬筍非常好吃,是難得的美味。
冬筍還在泥里的時候,是最好吃的。
它還沒有長出來的時候,那時候的口感比較的清脆,水分比較的多,炒起來也有一股甘甜,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有一點像黃瓜的口感。
但是如果過了那個季節,等到冬筍冒出頭來的時候,這個時候東西為了生長積蓄了很多的能量,所以吃起來就比較老了,口感差了很多,甚至有的時候還咬不動。
現如今,野生冬筍也賣得不便宜。
其實,山里的確是有值錢的好東西,比如這野生的冬筍,怎么也能賣三十多一斤,但是從這里出去太難了,數量又不多,一點點弄出去賣,就不劃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