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國門無非分兩種,自己開拓市場、找人代理,這兩種都各有優劣。
自己開拓市場,價格和利潤掌控在自己手里,但凡事也不能想得太美好,在什么都沒有的情況下,去異國他鄉賺別人的錢,總是會遇到各種困難。
別的不說,他就是在別的村承包個山地養羊,都還各種與當地村民搞好關系,還要講一點人情關系。放大到陌生的國度,麻煩和困難只會多不會少。
而找人代理,這一切的麻煩就都是代理人自己承擔,他們有成熟的市場、穩定的人脈,這些都不用管,只不過利潤就不如自己找市場自由。
以周恒目前的狀態,當然最好是找個代理了。
不過,彼得想一次性來個全美總代理,那代理費可就不能便宜。
一番刀光劍影的討價還價之后,以五百萬美金的代理費談妥,期限是十年。
那不可能交一次錢就永久總代理的。十年是周恒給出的最長期限。而再短也不可能,彼得把貨拿回去后,也需要宣傳運營。
時間太短的話,剛剛運營出知名度,開始產生市場效應,結果代理期限就到了,他也不肯干的。
至于十年之后,是周恒自己干,還是他倆重新談代理價,或者是重新找代理人,那就到時候再說。
反正條件是這么個條件,彼得如果不答應也沒關系,周恒可以自己再找客戶,買賣不成仁義在嘛。
彼得無奈地說道:“當你們說出‘買賣不成仁義在’的時候,我就知道,這表示你們不在乎這個客戶了。”
周恒心里想,這家伙還門兒清啊,對中國文化了解還挺深的,嘴里卻說道:“沒有的事,我是很珍惜你這個客戶的,畢竟愛德華是我的朋友,而你是他的朋友。”
最終代理的事情談成,而彼得和愛德華將共同負擔代理費用。當然,這是他們私下的事情了,跟周恒無關,反正簽合同的是彼得的食品貿易公司。
這是兩三天談判的結果,而這三天之內,各種中式烹飪的雞,讓彼得吃得幸福無比,簡直想哭出來。
代理費雖然貴了些,但是這也是正常流程,他采購其余商品時,遇到值得的產品,也是這樣做的。
從此十年內,美國高端雞肉市場,就是他們的天下了。
而為了快速回本,他必須加大采購量、早日開始營銷才是真的——第一年的采購量,他定在了十萬只。
代理費必須現在付,他只要一天沒付,周恒就可以自己去再找代理,所以這個錢拖不了。
而采購十萬只的訂單,則只需要先付10%的訂金就可以了,畢竟現在還連二代小雞都沒看到。
彼得草擬合同的時候,自己喃喃道:“這真是我經手過的最荒謬的合同了,什么都沒有看到,我就得付大筆的錢,不付還會覺得自己虧。這是什么世道啊。”
合同是肯定要簽穩妥的,為了保護雙方的利益。
而且五百萬美金算是巨款了,即使他把錢打過來了,周恒還得拿著合同去銀行本人驗證,才能收到款,不可能坐在家里秒到賬的。
合同出來后,雙方都仔細的看了各種條款,沒有異議后,簽字蓋章,合作達成。
愛德華看了看合同上要付款的0的個數,在心里算著自己要出多少錢,然后眉頭一耷,說道:“我還打算今年買艘小游艇來著,唉,又得等明年了。”
好吧,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么樸實無華,且枯燥,周恒佛了。
不管怎么說,他找到了一個美國總代理商,拿到了一大筆的代理費,然后還接到了十萬只二代雞的訂單。
這就是他這三天干下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