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理想中的房子。
外觀看著好看而有韻味,里面夠現代而方便,這就夠了。
他不追求土豪裝X,真跟人比的話,那真是上無止境,比不完的。自己喜歡就行。
不過,這些都要先放一放,因為現在他還得先找個工程隊,先建好辦公的地方。
年前就合計好的,建一個夠三五十人辦公的地方,這事兒本來就是年后了再談的,但彼得這一來,什么都沒顧上。
養殖場的辦公地方,不用什么講究,一般性的工廠式就行了,普通的工程隊就能做。
周恒找張峰介紹了一個工程隊——本來想直接包給他們的,結果他們拿不下來,整棟工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這不像建個雞舍羊舍的那么簡單,隨便搞搞。
而他們身處建筑行業,認識一些比較可靠的工程隊,所以讓他幫著介紹了一個,他們也在工程里做。
反正現在小雞還沒有,連雞蛋都沒有,暫時還不能開始養雞,在工程隊里做事賺點錢,正好。
而且還是家門口的工程隊,每天都可以回家,美哉。
忙妥了這件事情,周恒想著,手頭暫時沒有別的事情要忙,不如趁著這個喘息的時間,應粉絲們的要求,拍一些藤編的視頻。
視頻的進度,還是要跟上的,這是一個比較實用的宣傳手段,好不容易漲到的百萬粉絲不能丟。
然而這些天內,他接到了十萬只二代雞訂單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全村,家家戶戶都知道,他家今年擴大的養殖,已經找到了買主,只差養殖出來就可以了。
所以他又有新的事情要忙,要忙著和剩下的那些人家們簽合作合同。
原本還在觀望的一些人家,害怕他的生意搞不上路,不敢跟他搞養殖的——承包山地和建雞舍也是要錢的,他們害怕錢打了水漂。
而現在,都完全不擔心了,最后一批人也加入了養殖大軍中。
但他們開始的晚,所以離家近的、比較好點的山地,就已經被別人包走了,他們只能在剩下的里面再選了。
至此為止,龍溪村已經全部簽上了養殖合同,開始了與周恒的合作。
周恒也不計較他們開始得晚——沒辦法,村里情況確實很一般,有些人遲疑一些,那也是根據各家的情況在考量,不算什么事情。
反正只要加入就行。
一只哪怕只養殖五千只,二十戶就能有十萬只了,彼得的訂單可以達成。
到時候,整個龍溪村的山地,漫山遍野都將布滿他的“周氏雞”。“周氏養殖”終于邁開了一小步。
不過,漫山遍野并不是密密麻麻、雞屎熏天的意思,這始終是散養的雞,周恒還是要控制養殖質量的,養殖密度肯定要控制好,畢竟質量才是獲得市場的關鍵。
雞的品質好,那也需要優質的養殖啊。
其實,適量的雞屎,正好肥沃了山地,對山地土壤也是一項改善啊。
簽完合同,就正式閑了下來,周恒扛著竹簍,拿著鐮刀去砍藤去了。他打算先編個創意性的花瓶——上次黎麗畫給他的圖案,都還沒開始呢。
他覺得黎麗的藝術美感很不錯,畫出來的廓形都很時尚,有藝術感,不像他以前常見的那些藤編的日常用具,所以他很有興趣編一編的。
現在早已立春,萬物開始復蘇,新的一年正式開始了。
周恒背著竹筐,一手拿著鐮刀,一手牽著江曉萱,去特色藤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