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墊上繡著花,五顏六色的,有梅花,有樹枝,有喜鵲。
這叫“喜上眉(梅)梢”。
江曉萱驚艷的接過這雙花鞋墊,心頭真是很震驚:繡這么多花的藝術品,您說這是鞋墊?
這是墊在腳上的?這誰舍得啊!
她驚訝而贊嘆地問:“這是您繡出來的嗎?”
她知道自己問的是廢話——剛剛才從她的針線兜里拿出來的,里面還有五顏六色的線頭呢。
主要是她過于震驚,李蕓蓮已經不年輕了,周瑛今年38歲,她也59歲了,眼睛其實已經不是那么好,而繡出這樣的鞋墊,需要多耗費眼睛啊。
這讓她心頭十分不忍,但鞋墊又太過于漂亮,讓她很是驚艷。
一時之間,她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雖然說,她買的鞋子,都是買回來就非常合腳的,不存在還需要墊鞋墊的情況——墊了反而還不合腳了。
然而即使是這樣,江曉萱仍然是非常感動,因為其漂亮且先不說,這是周恒母親一針一針親手繡出來的。
這年頭,禮物都是花錢買,簡單又快捷,像這樣親手一針一針去繡出來的,其價值太難以去算了。
李蕓蓮看她的樣子,便笑著說道:“不礙事的,沒關系,你不要多想,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你的腳,我照著你鞋子里的鞋墊比的大小。”
有時候江曉萱曬著鞋子,她就留意著了。
這真讓江曉萱心頭感激,她從來沒有收到過這么意義厚重的禮物,再貴的禮物與這個也無法相比,讓她一時間非常感動。
她收下了鞋墊,真切地說道:“阿姨,謝謝您。這個很漂亮,但下次別再繡了,這個傷眼睛,真的。”
李蕓蓮笑著說道:“不要緊,也就是個心意。我也不是急著繡的,有時間就繡一下,你別放在心上。”
江曉萱每次從外面回來,就會給家里人送點禮物,比如從省城回來啊,從京城回來啊等等,包括這次過年回來,每次都不例外。
而且她買的禮物都是很好的,這讓李蕓蓮心頭很感動,可又不知道她喜歡什么,于是就繡了雙鞋墊給她。
對于她來說,這還真是做慣了的活兒——在她嫁過來的那些年,這里還保留著新媳婦替夫家人繡鞋墊、做鞋子的傳統,那也是新媳婦們之間比手藝的時候。
不過時代更替,這些老傳統都慢慢沒有了,周瑛嫁人也沒有繡鞋墊,更不談做鞋子這些。
這也是她有空的時候做做而已。
江曉萱拿著鞋墊,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那要按說的話,這應該是我繡給您才對啊。”
這不是倒過來了么。
不過,她聲音說得很小,畢竟她還沒嫁過來呢,顯得她有點那什么一樣。
再說她也不會繡。
她把鞋墊拿在手里,正反的欣賞著,越看越覺得這老手藝真是了不起,繡得真漂亮——雖然這花紋是幾十年前流行的,但真的非常漂亮。
以后,就把這對鞋墊給裱起來,當藝術品收藏著。
她肯定不舍得真墊在腳下的。
周恒很煞風景地來了一句:“媽,怎么沒有我的鞋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