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蕓蓮問他:“那你還記得是怎么編的不?”
都是小時候沒什么娛樂的時候,編著玩的,現在都沒人想得起這個了。只是現在恰好提到了,突然才想起來。
是用香蒲草編織的。香蒲草是長在水里的野草,到處都是,很有韌性,所以很多日常用具都是用那個編織的。
就是現在塑料、不銹鋼制品既便宜又省事,就慢慢取代了這個,只是有些念舊的人,還會砍些這種草回來,做點什么用著。
比如那種蒸菜、蒸饅頭的鍋蓋。
鐵鍋蓋確實是方便好用,但要論蒸菜的蓋,還屬用草編織的。因為草有吸水性,水蒸氣上去后,直接被草吸收,多了就透一部分出來,不會直接滴下去,保持饅頭、菜等等是干的。
而鐵鍋是嚴嚴實實的,水蒸氣遇到鐵鍋就聚成水滴,滴到菜上去,蒸出來的菜就變成了湯菜,饅頭也是稀稀的。
就是現在,周恒家蒸什么都用的是舊式的,感覺很好吃。
周瑛在城里,蒸什么的時候,用的也是老娘做的草編鍋蓋。
周恒說道:“我怎么不記得,我記得啊,而且我編得也不差。”
草編可以有很多樣性,草編動物、鳥、鳳凰等等,還有一些別的小玩意。
而且這東西還有地域性,各地都有自己的風格,已經有不少地方都申請了相關非遺,還有地方特地辦了展覽呢。
江曉萱便說道:“那明天就編一個看看唄。”
她認為現在已經到了復興時代,草編、藤編制品已經到了一個潮流風向口,感興趣的人很多,他們應該可以做出自己的風格來。
她有點悲哀,很多草編、藤編制品的品牌,零售價不低,而且上面動不動標識著東南亞風格、腳盆風格、瑞士風格等等。
仿佛這些就比較高大上一般。
難道咱們不是這些手工藝的創始人?難道自己做的產品不配嗎?
李蕓蓮笑道:“好,明天我給你編織一個,那現在我先去做晚飯。”
自己做的事情能派上用場,她感覺很高興,仿佛這是一件很大的大事一般。
看著老娘高高興興的去放好針線筐,然后去準備做晚飯,甚至走路的時候還哼起了小曲兒,哼的還是戲曲小調,周恒能感受到她的心情確實好。
他向江曉萱一豎大拇指:“你厲害,把我老娘哄得那么高興!”
父母也需要有存在感的,有時候讓他們做點什么事情,他們反而會高興。
江曉萱聽周恒這么一說,對他做了一個鬼臉,說道:“我才沒有哄,我是真心的。”
周恒一笑。
他編織好了這個花瓶,然后拿起黎麗畫的圖片再對比一下,感覺真是有那么點意思,看著很有藝術感。
然后,他拍了個成品圖,發給了黎麗,讓她欣賞一下。畢竟是她畫的圖片,也讓她優先欣賞一下成品吧。
江曉萱也對這個新作品翻來復去的欣賞著,感覺很漂亮,很對她的審美,并且還在心頭設想,得插個什么樣的花,才能最大化的體現它的藝術感呢。
李蕓蓮在院子里擇菜,她看到完工了,只看了一眼,就不太想再看了,說道:“這個不好看,有點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