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說道:“再弄一點,你這個簍子又不大,干脆裝滿算了。”
那實誠勁兒,周恒那么厚的臉皮,都不好意思了,說道:“那多謝劉叔了。”
老劉一擺手,搖頭道:“這還值得謝啊!我們去年沒吃你們家的梨子、柿子的?說那個客氣見外的話!”
現在劉文林在周恒手底下做事,老劉對周恒是格外的熱情,他知道,兒子跟著他錯不了的。
正繼續忙活著,孫計安就帶著人來了。
孫計安笑道:“又在兄弟家刮地皮了!我還不知道你啊!”
周恒抬頭看到了他,笑著打了個招呼:“你來了?”
這是個正宗大忙人啊!
孫計安笑道:“什么我來了?我是特地來找你的,這是友好村的耿書記,也是特地來找你的。”
周恒一聽,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隔壁村主動過來找他談聯合養殖的事情來了。
前兩天才聽孫計安說,在找別村的村委談這個事,這位村書記真積極,沒打電話也沒干什么,直接就過來了。
他都沒說讓自己去找他呢!看來是把這個事情看得很重。
而且這到村了,都沒說打電話,估計是問了父母才知道自己在這里,跟著找來的。
周恒收了鋤頭,就要過來跟人握手,一看自己兩只大泥手,就笑著縮了回去,并連聲客氣道:“你好你好,書記親自過來啊!這怎么敢當呢。”
這耿書記比周恒還要客氣,連他的泥巴手都不嫌臟,直接就握了起來,不勝和藹地笑道:“周老板做這么大的生意,現在這些小事還親力親為,實在難得啊。”
這位書記看著快五十,長得中年發福,算是紅光滿面。料想這個身板,平時官威應該也很盛,但現在是完全收斂,一點也不氣勢外放。
然后他說,他主動過來是應該的,而且這一路上看到了龍溪村的發展,全部都紅紅火火的開辦養雞,真是羨慕。
本來以為只有羨慕的份兒,結果沒想到,周大老板還有擴展生意的意向,他這不急巴巴的趕過來了么。
好項目,誰都想要啊——養一只雞的收購價格150,而且數量還那么大,這么好的事兒,上哪兒找去?
而且他聽說,孫計安既找了他們村,又找了別人村,心想,這好事可不能讓別人搶了先,自己得加快——他的小道消息聽岔了,不知道周恒不止合作一個村。
現如今,各村都有致富壓力,但致富項目卻是那么的難,一不小心還怕被人騙,但像周恒這樣隔壁村的致富能手,可以說是知根知底,完全沒有這個擔心。
再加上這幾個月來,他們村就有不少人過來幫著打散工的,因為附近村基本上都是姻親村,這家女兒嫁過去、那家又娶了這邊的女兒等等。
有好事了,那當然都是先緊著自家的親戚賺錢了。
所以說,這么知根知底的好事,幾乎完全沒有后顧之憂,也不怪這位書記上趕著了。
他生怕好事被別人搶了先。
這還算好的,他去市里拉項目的時候,比這更夸張的都有,可惜項目還拉不來。
跟周恒聊天的時候,還攀扯一下親戚:“這說起來啊,我侄女婿就是你們村的,為人性格不錯啊,也很有能耐,過年時我就喜歡跟他坐一桌,聽他吹牛,哈哈哈……”
周恒跟他聊了一些不著邊際的開場白,等簍子里的陽荷嫩芽裝滿了后,跟老劉道聲謝,就準備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