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當然不會拒絕,就這么帶著他一路看,一路講解。
村里如今準備走旅游路線,所以要進行一番改造,到時候會歡迎游客前來入住休閑,享受美食。
小田十分有興致的跟著一路觀光,甚至還繞行了一塊田間地頭,發現這里與他們鄉村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逛得很認真。
周恒和他在前面走著,后面跟著好幾個西裝革履的人,熱鬧無比。
此時已經是初夏,周恒在鄉村就隨意穿著短袖T恤,兩兩一對比,真是差別太明顯了——村里人看到了,都不免多看了幾眼。
因為長相差不多,村里人一時間也沒有想到會是曰本人,只是覺得這些人好奇怪,天冷天熱不知道嗎?
不過看他們這氣勢,也知道是有來頭的,周恒既然跟著,那肯定是他的客戶了。
話說他還是真的很能干,養殖場干得那么好,隔三岔五就有客戶上門來買雞,有時候沒看到客戶來,雞和兔子都每天在往外運輸。
而今天這個客戶這種派頭,那想必又是不得了的客戶了。
只要有客戶來訂購,周恒的生意能轉過來,那二代雞的養殖事業,就一定可以長時間干下去——他們也能繼續跟著沾光。
好事啊!
村里人是很樂見的。
要不是他養雞干出了名堂,能像現在這樣,給全村這樣花錢改造么。
以前村里人是不覺得藤編制品有什么的,家里農活不是常見得很么,現在這東西都不值錢,集上的人都不希罕要。
可是現在這樣裝在燈上罩著,看著也覺得還怪好看的。
果然是人家有能耐的人會動腦筋啊,這種不值錢的東西,都能弄得那么好看——請這樣的人,那肯定花不少錢了。
不是周恒賺到了錢,能請來這樣的人物幫村里設計?
他們都早已看出來了,只要周恒能繼續發展,他會想著村里的。
周恒帶著小田走著走著,逛到了村委,聽到了一陣二胡聲,小田已經知道,這里是一個皮影戲的學習中心——他的手下替他打聽來的消息。
其實也不用打聽,周恒的視頻網站上有無數期。
這陣子有二胡聲傳來,那是劉老師又在教新一批的學員了。
學員們什么年齡段的都有,來學一個月的也有,兩個月的也不少,學幾天沒耐心就走的也不少,但劉老師和老何等等那些負責教學的,則一天也不會耽擱。
老何他們還是有工資的,是市里民俗藝術中心,正經返聘的顧問,劉老師什么也沒有,天天也干得很是歡樂。
周恒見小田在外面都聽得十分起勁,不由提出:“小田先生,要進去看看嗎?”
小田滿面欣喜與期待:“真的可以嗎?”
周恒便帶他進去了,正好有幾個游客在這里學習著——并不是系統學習,只是好奇而多問一下。
劉老師他們依然熱心十足的替人解答。
不管是誰,既然問了就表示有興趣,他們回答了,人們就會加深印象,這門老藝術就不會被人遺忘。
小田聽不懂,不過也好奇十足的聽著,四處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