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村里旅游方面的瑣碎事情,都是他在管理日常,小事不會來商量周恒的,他自己就能管理。
看他這么嚴肅,孫計安打趣道:“要不要我回避一下?”
羅厚渝笑道:“不用不用,孫書記要是能繼續幫我們指導一下,那就真是感激不盡了。”
孫計安笑道:“這還用得上我啊?說吧,什么事情?”
羅厚渝看了看他,又轉頭看著周恒,說道:“有兩個村,想加入咱們的旅游計劃,想問問咱們同不同意。”
三代雞開始養殖后,幾個有合作的村支書都沒閑著,天天也過來幫忙,點數啊,統計啊,幫忙運雞崽啊,忙得不亦樂乎。
事情辦好了,村里不就能致富么,他們也高興。
而來的時候啊,看到龍溪村那讓人羨慕的景象,村里改建一新,路修漂亮了,時時處處有個小景點,又有皮影戲學習中心,又有老藝術家們的聯名大作留在這里,供人觀賞。
來往的游客絡繹不絕,這都是村里的收入啊。
那種羨慕之情,真是沒辦法形容。
內心里酸了這么多天,然后幾個人商量了一下,看看怎么想個辦法,過來沾個光,跟著龍溪村一起干。
養殖可以一起干,那旅游應該也可以啊!
那游客們反正來都來了,多轉兩圈也是可以的吧?
商量來商量去,感覺這辦法應該可行,于是就商量了龍溪村的書記。
不過,羅厚渝可不能一下子答應或者回絕他們——龍溪村的旅游項目,是周恒連同村委合作的,而且周恒是投錢的大老板,得他同意或者拒絕才行。
按他來講,還是可以試試的,畢竟如果成功了,那就造福了鄉村一帶了。
可實施起來卻又不是那么容易的,這涉及到了錢,而且是很多的錢。
再一個,盈收呢?投錢改造是容易,那怎么個盈利方式呢?你們村拿什么吸引住游客們?
這涉及的問題太多,羅厚渝一個人決定不下來,本來要特意去周恒家里問他的,路上看到了,就跑著過來了。
孫計安一聽完,猛的點頭:“好事啊!好事!周邊村一起合作,龍溪村旅游范圍就擴大了,造福的人也更多,大好事!。”
周恒手一攤,垮著臉:“沒錢。”
孫計安一臉嫌棄地說道:“你怎么不看長遠一些呢?說不定下一個烏鎮就是咱們這兒了啊!你想想,那時候你就發達了啊!”
烏鎮如今的年營業額,已經超過20億了。
周恒夸張的表示被他嚇了一跳:“你還挺敢想的啊!張口就朝那兒比!”
孫計安笑道:“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是瞎說的嗎?”
不過,他也就跟著瞎起哄一下而已,才剛剛聽到這個消息,不可能就有了什么好的聯合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