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白人洋畫家,來自荷蘭,中文標準得如同播音員,畫國畫能畫到讓路過的人驚嘆的程度,可見對中國文化,是愛到一定程度了。
他的中文名叫魯醇文,是他自己學中文時取的,取的是醇厚文雅的意思。
別的不說,就是那么多筆劃他能分得清、寫得出,還能解釋出意思,他的中文水平就真的很厲害了。
今年三十五歲,家里略有點錢。他從小就是學畫畫的,后來偶然接觸到中國畫,當時就驚艷了,并想辦法過來拜師求學。
學中國畫,首先要弄懂怎么學會看懂其中的意境——這和西洋畫有著巨大的審美差異,其中還有巨大的文化差別,有些人不說學畫,可能一輩子看都看不懂。
比如像很多中國古代山水名畫,高度普通,而長度巨長,卷軸都要卷老半天,或者寬度一般,但是高度有個一兩米這樣。
這種比例規格的畫卷,不可能像西洋畫的透視點歸于一點的做法那樣,而是處處有著透視點,走一段一處風景。
這其中的妙處,中國人自小就懂得欣賞,毫無障礙,但歐美人就不懂了,為什么遠處的山跟近處的山畫一樣大?為什么上面的顏色跟下面的顏色,不用深淺濃淡來區分?
為什么你們畫蝦要那樣畫?水波都沒有,形體感也沒有出來,為什么這是好畫呢?
這位魯醇文卻能從這種“不可言傳、只可意會”中,看出這其中的道理。
而且他的意境,也把握得很好。
跟這位洋畫家聊了這么些之后,周恒說明了來意,咱倆能否來個商業合作?
不需要過多的臺詞之類的,周恒只是花錢買下他的畫作網絡上展示權而已,并不另作他用。
另外,再和他邀幾幅畫,主題就是他養殖的這些,雞啊,野兔啊,魚啊,黑山羊等等。
魯醇文受寵若驚,顯然別人這么認可他的畫作,對他也是非常高興的一件事情。
然后,他笑逐顏開的同意了周恒的合作意向,并只向他收取了很少的錢,意思一下——事實上,他以前的一些作品,在個人主頁上展覽后,早就被人搬走了,現在全網都是。
很多人是分享給朋友們看,也有些培訓繪畫的公眾號拿來利用等等——這相當于是拿來在商用盈利了,他都沒有追究。
對于他來說,中國畫本來就是中國的,只要他們都喜歡,那就表明他畫的不錯,他愿意分享。
可能只有真正熱愛這門藝術,才可以做到怎么都無所謂。
即使周恒這次沒有來找他,而私自放到他的網上掛起來,他也不會追究的。
但是對于周恒來說,還是按程序走好一點,也不缺這幾個錢。任何時候都不想給自己惹麻煩。
他就是覺得這位洋畫家的國畫,畫得非常不錯,而且昨天那張,主題還是他的雞,那就更難得了。
除了現成的幾張以雞為主題的繪畫,他還想邀請這位畫家多畫一些其余的,同一風格形成系列感。
魯醇文欣然同意,他在中國有不短的時間了,要不然中文和國畫,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就。
他是偶然一次,中國朋友邀請他吃家庭晚餐,而品嘗到了絕世美味的雞湯后,愛上了這種美味的食材。
說到這里,他順便趁機大肆夸贊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快遞和網購真是太神奇了,農村鄉下的食材,能在二到三天之內,送到買家的手中,這也太效率了吧?
這東西如果能發展到他們國家就好了。真不知道回去以后,新四大發明都沒有了,讓他怎么過得習慣。
前陣子聽說這里開通了旅游景區,而且還有民宿類的服務,于是興沖沖的跑了過來,對這里的環境覺得合適,非常喜歡,就直接訂下了三個月的居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