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口水雞,用料非常講究——特代雞來一只。
照道理特代雞這么好的東西,應該用來燉湯的,才能汲取最大營養,但是他們不在乎,每天的營養攝入足夠了,再說口水雞也流失不到哪里去。
煮了雞的湯水,拿去喂豬也很好的,讓豬也吃好點,過年時的肉更有滋味啊。
今年他們家喂了兩頭豬,過年時可以殺年豬了。
去年家里沒喂豬,結果到殺年豬的時候,還是去別人家買的半扇豬,要是像平時周恒只回去過個年,那也還罷了,偏偏他在家呆了半年,兒媳婦也在家呢。
所以周恒父母去年心里不太舒服,認為年沒有過好,讓兒子受苦了,今年開年就養了兩頭豬。
如今都長多大了。
以往養兩頭豬,一頭賣錢,另一頭留著過年,但現在不缺那個錢了,豬不會賣,全部留著吃肉。
自家吃不完的,就留著待客。今年在家待客不少,老是各種客戶來啊,或者粉絲來家啊,明年讓他們都吃充足一點。
周恒在壘著灶,那邊江曉萱在處理著雞。
這可是比一代雞還貴出一倍的特代雞啊,上次給曰本的小田先生出過一批,那邊相當滿意,并準備安排下一批出貨的時間了。
那個小田還告訴周恒,采用新的食材后,果然對酒店的業務起到了正面效果,很多住客都延長了入住時間,回頭率也明顯增加了。
也就是說,他用這不起眼的一招,倒取得了肉眼可見的效果。
而他的兄弟們,也都從各自認為重要的方面入手,有的主張拉美國大財進來投資,有的主張把經營重點轉移一下,有的主張跟銀行合作,爭取更多的貸款。
每一個點子,都不是隨意提出來的,這些都是他們各自負責的領域里的東西,有什么內情和貓膩,不是外人能看得透的——而理由說起來,當然都是為了酒店好。
但那個在位幾十年的老頭子,卻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找跨國大財團進來投資,到最后酒店的商標還能不能保得住?
把經營重點轉移一下,那酒店的重心豈不是本末倒置了?這樣勢必會造成大量的人事變動,一些為酒店工作幾十年的老人,等于是否定了他們的工作。你要讓我背信于人嗎?
跟銀行合作,爭取更多的貸款,我聽說你小子和銀行有勾結吧?你想干什么?我還沒死呢。
活得很長的老爺子,把這些問題一一的看透了之后,反而認同了其中一個兒子,他采用了新菜譜的方式,給酒店的餐飲口碑,又升了一個臺階,客戶的回頭率還有所回升。
老爺子想到了自己當初一手創立這個酒店之初,大幾十年前,當時還只是一個小飯館,他通過精致的料理,誠心的待客,慢慢將生意做大,然后辦起了酒店,后來形成了如今的規模。
他認為,這就是酒店的立身之本,是他的傳統,而那個兒子有好好的繼承他的傳統,說明他跟自己想得是一樣的,這樣他才真正放心把酒店讓他繼承下去啊。
總之,馬屁這東西,用在什么地方都是行得通的——焉知那位小田,采取這樣的舉動,是不是在討好父親呢?管他的,反正有效果就行了。
小田得到了父親的重視,簡直人逢喜事精神爽,派頭都足了些,接連隆重推出幾道優秀菜譜后,開始花心思宣傳。
參加各種電視評比啊、請幾十位金牌美食家們來點評啊,等等常規做法,搶得口碑的高位,讓這幾道奢侈的菜品,與他們高級酒店的名譽齊飛。
有宣傳點就能引來關注,就能引得客戶們的入住率。
而且那幾道菜,可不是浪得虛名啊,凡是來吃過的人,沒有給過差評的——在那種場合,價格就沒人會提的了,只要好吃,價格不是問題。
這樣大規模一宣傳,酒店的口碑上去了,那幾道菜也成了奢侈品的象征。
日后,特代雞的訂單量,也會增加的。
正是因為這一次次的成功,所以周恒對三代雞的銷售很有信心。
他只要操心宣傳問題,怎么把“周氏養殖”這個品牌,更大規模的宣傳,獲得更高的知名度,成為真正的大品牌。
可能是要做電視廣告宣傳了。小罐茶式的宣傳力度,嘿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