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公事之后,對方很稀罕的問他:“周老板,你現在IP顯示在曰本啊?”
前幾天聯系周恒的時候,他還在花城,以為可以見面聊些什么,結果幾天沒問,他又換地方了。
周恒跟這位策劃師聊得比較多,對他感觀還挺好,主要是覺得這人很專業,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那當然是正確的。
其實策劃師這邊,經常要跟各種甲方溝通,聊天能力當然也是非常優秀的,他也經常會問周恒一些工作外的問題,增加彼此的熟悉與信任,這對工作是有利的。
周恒反正也沒什么事情,就跟對方聊了些,說他現在全家在曰本旅游,還帶了父母來。
而對方擔心的問他,既帶了父母,還有一個才幾個月的孩子,怎么能游玩得好、會不會很方便的時候,他說在這邊有人幫忙,倒還挺好的。
說到這里,就說了小田邀請他的事情,這也沒什么好隱瞞的,他的雞場參加一些這樣的活動,也很正常啊。
哪知道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對方策劃師對這次的活動,很是感覺興趣,然后問他有沒有活動詳情,或者說網絡視頻之類的。
周恒知道一個曰本的網站,有連續跟進報道這件事情——小田搞這么多事情,也是為了宣傳他的酒店,和他的菜品,怎么可能把肥肉壓在碗底,那么低調?
他當然也各種上電視、各種請網絡和報社來宣傳了。
這東西在曰本很容易找到,隨便就能找到一些宣傳內容。
不過可能這件事情還很新鮮,或者暫時還沒等到發酵或者什么,也可能是還沒有得出最終結果,所以在曰本的熱度比較一般,沒有很爆。
但找東西還是好找的。
周恒對曰本的主流宣傳渠道之類的,不是很了解,也不懂日語,他所知道的網站,還是小田告訴他的。
對方策劃師看過這些之后,感覺這真是件非常有助力的事情,不由得問他:“周先生,其實我們何不利用一下這件事情,買一下熱點呢?也就是說,炒作一下?”
周恒還是第一次把“炒作”這個詞,聯系到自己的身上,一時間有點沒明白,什么炒作?
“炒作”這個詞,似乎通常跟“翻車”聯系在一起啊。
他從開養殖場到現在,即便最重要的宣傳手段,是用他的視頻來宣傳,但是也基本上本著“實話實說”的立場,從不夸大虛假宣傳自己,更不可能炒作自己。
比如像江曉萱這個美女攝影師,如果想來點博眼球的,直接多讓她上鏡,那吸粉效果可能會更好,但他都沒有這樣做過。
江曉萱到現在一次也沒有上過鏡。
所以“炒作”這個詞,離他很遠。
但是廣告策劃師卻對他解釋,這完全不是一回事兒。這里的炒作,也并不是虛假宣傳,而是幫他炒熱度。
三代雞春天就要開始準備面市銷售了,相關廣告也會大面積開始投放,而在那之前,如果有一件事情提前預熱,那將會讓廣告宣傳達到翻倍的效果啊。
打廣告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產品。
而事件宣傳,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啊。
但是他這里提到的“炒作”,就是要花錢,買熱搜。
網絡時代,“買熱搜”早已見怪不怪,很多明星都會這么做。
但周恒只不過一介素人,沒想到也與“買熱搜”掛上了鉤。
熱搜內容只宣傳產品,與周恒本人無關,所以基本上不會出現“翻車”現象。
周恒聽了廣告策劃師的一番講解,深感對方的宣傳觸角,果然是專業的人啊,如今的宣傳手段,真是突破了天際,不再是人們固有的那些了。
這種時代,只有像這樣業務能力突出的人才,才能不敗于時代,立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