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周邊六個村,算是龍溪村的三期工程——二期是龍溪湖邊的觀景房屋,那些是相對比較精致的工程,到現在還沒有完成。
三期的工程量跟一期差不多,跟龍溪村全都是一個路數,都是依各村本來的規劃,在那個基礎上再稍微增加一些改造、增加一些特色的建筑風格。
其中有一個村,按現在的流行趨勢,全都給刷上了粉色,打造一個粉色的小村莊,符合比較年輕的游客們的審美風潮。
但這些總體都不是很貴價的改造,花費總體一般,到現在為止,算是進入了最后階段。
差不多可以投入使用了。
六個村與龍溪村之間,各村的往返交通也都準備好了,觀光車四通八達,游客流通非常方便。
總之,大伙算是都到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關鍵時候了。
先前的游覽觀光桃花林、梯田油菜花等等,都還不算是正式開始營業,因為村改造還沒結束,只是預熱一下。
而觀賞荷花等項目,則是真正意義上開始營業賺錢的階段,所以都還有點緊張。
他們當然也想打響這個開頭炮。
周恒點點頭,說道:“是啊,荷花快開了。”
賞荷花、稍后的摘菱角等等,都算是景點項目之一,算是一項特色。
他們的想法很明顯,也希望著周恒能幫他們宣傳一下,增長一下人氣。
這方面周恒義不容辭——畢竟項目也是他的投資,搞好了也是他賺錢嘛。
除了他自己要盡力之外,還要請一個強有力的外援。
幾位村支書都滿含希望的看著他,聽他說會去宣傳,都松了一口氣。他們現在是明白搞個事情不容易了。
且不說怎么能花大錢把幾個村請設計師改造一下,就是現在改造好了,你沒本事經營下去,一樣是完蛋。
別說他們這了,就是人家投資幾億建設的項目,都有經營不善而垮掉的,建得很漂亮的景區,結果門可羅雀,一個游客都沒有。
沒有周恒這個大老板掌局,什么都不會有。
大老板就是大老板。
周恒跟幾位村支書聊幾句后,就告辭離開,繼續遛娃,讓他們繼續討論去,他們要討論的細節還多著呢。
走出一陣,周恒拿出手機給黃有洋打了個電話:“黃總啊,這兩天有沒有時間?我們新的魚船到了,有沒有興趣來看看,再嘗嘗魚?”
黃有洋此時正在他的晚飯局呢,不過并不是什么正式的,講電話比較隨意。
一聽周恒主動約他去湖面泛舟嘗魚,心頭就很美,還不客氣的反問一句:“是你請客嗎?”
周恒笑道:“我請我請,好像前幾次不是我請似的。”
黃有洋也笑道:“那不同啊,以前都是姓易那家伙喊我們,你都沒親自開過口,搞得我每次都覺得,我是沾他的光,才蹭到的魚吃,多不好意思啊。”
龍溪湖的魚沒有向外面市,目前為止,還只有他們一伙人去品嘗過,這算是至高無上的待遇了。
他親自去品嘗過幾次,知道那魚的妙處,也知道那些魚的價值,說是“至高無上的待遇”,并沒有夸張。
就那魚的美味、就那環境、就那體驗,可以說,他還沒品嘗過能與之一較高下的高級美食。
也就是周恒還沒有將那正式公開面市,要不然,他們也沒機會那樣包場似的游玩、整個湖面就他們一條船那樣的體驗了。
提起那新鮮魚湯的滋味,黃有洋的嘴里已經開始在分泌口水了,饞得不得了。
他是吃過美食的人,這年頭美食是風尚,他也有這種愛好,就是開著車四處尋覓美食,聽說哪條小巷子,某間不起眼的小店,那里面的某種美食非常好,他怎么都要去試試的。
高大上的、小而美好的,他都品嘗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