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對著爸爸“嘿嘿”的笑了一下,試圖化解尷尬。
周恒心頭一驚,這小家伙已經知道尷尬了嗎?小孩子摔跤了不哭,不等著大人來哄,還尷尬的一笑,這是個什么操作?
他不動聲色的鼓勵她:“小石榴,快起來吧,你看那里有桃子……”
他指著茶幾上盤子里的桃子。
食物就是力量,這股力量會支撐她再次站起來的,根本不需要大人哄。
江曉萱在小石榴的后面,剛剛看到她要摔跤了,她輕“呀”了一聲,都伸手去接了,還是沒來得及,還是讓她摔坐地上了。
這很正常,沒哪個孩子在爬爬走走階段不摔跤的,除非一直抱在手里。
不過,作為孩子的父母,他們倆人都信奉一個原則:孩子摔跤了,改鼓勵為哄,或者說,沒事少哄,不養成孩子嬌氣的習慣。
就是爺爺奶奶也不許哄,孩子這么矮,自己摔一跤沒事的,讓她自己起來就行了,又不是像看管不仔細、從比較高的地方掉下來,不要緊的。
至于老一套的那種疼孩子,摔跤了或者撞了,就立即心疼的哄啊,怪地、怪桌子等等,他們家沒有,不許養成這習慣。
實際上,只要滿足她的正常情緒需求之后,這種日常摔跤,小石榴也完全不放在心上,摔跤了也不會哭。
剛剛她還沖老爸一笑,緩解尷尬呢。
所以孩子的性格,跟大人有很大的關系。
江曉萱也沒有立即抱起她,而是也像周恒一樣,指著茶幾上的桃子說道:“寶寶你看,那是不是桃子?是不是好吃的?”
小石榴也回頭,沖著老娘一笑,然后再次扶著茶幾慢慢站了起來,然后繼續向前走著。
小小的腦袋里面,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她竟然沒有向老娘撒嬌求抱,讓老娘抱著她過去拿東西吃。
可能像這樣站起來、自己走,也是她目前十分渴望的吧?
小孩子就是這樣,越是不會站、不會走的階段,就非常想自己站、自己走,等真正會走會跑了,偏偏又懶得走了,老是要抱。
作為看著兩個外甥長大的舅舅,周恒還是略有體會的。
小石榴扶著茶幾,慢慢來到了盤子邊,終于來到了她心心念念的桃子邊,看到了近在手邊的好吃的,她露出了幸福而滿足的一笑。
接下來怎么拿到桃子呢?這是個問題啊!
她必須扶著茶幾,才能保持站著的姿勢,但是桃子都比她的手要大,她不可能抽出一只手,而拿到桃子的。
小丫頭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她開始嘗試,先是左手扶住茶幾,右手去摸桃子,發現拿不動。
于是,她換了個手,右手扶住茶幾,左手去摸桃子,還是拿不動。
這可怎么辦呢?
兩只手交替的都試過幾次后,她總結出了結論,這辦不到。
要不雙手松開茶幾?她果斷嘗試,咚,又一屁股坐了下去。
好發愁啊,怎么辦呢?小家伙大大的眼睛里,滿是困惑。她回過頭看著老爸,然后指著桃子說道:“啊……噠噠噠……嗯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