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松濤幾人的方案,很快就定了下來。
經過一幾天的精簡與刪改,最終一份初稿就來到了周恒的面前。
老實說,周恒還真是感到很欣喜,初稿連寫帶畫,標識得非常清楚,就連他這個外行人,都能一眼看得很清楚明白。
而且,他第一時間就感覺很滿意。
周恒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沒見過好東西,所以見到這份方案就覺得滿意,他認為應該沒有這么容易的,至少應該刪刪改改、幾易其稿之類的,頭發掉一半之類的難度才對。
然而他看了兩遍之后,真心感覺內容不錯,這些人們還真是很有想法。
原來那個人那天說的“以寶寶為開始”,還真挺有幾分意思的。
故事采用的是“小蝌蚪找媽媽”這個窺炙人口的兒童童話原型,但是作出了一些改動,加入了魔幻制作,而且將龍溪村的全景完全融了進去,光看文字,都能讓人想象,這的確是一份很不錯的方案。
“小蝌蚪找媽媽”是個人盡皆知的童話,道理簡單,但整合了自然、情感等等的內容進去。
在六十多年前,滬都的電影工作者們,將之以水墨的形式,搬到了大熒幕上去,精致的水墨畫風,淺顯易懂而又深刻的寓意,征服了世人,一舉拿下了多項的國際大獎。
那也是中國動漫史上,一個曾經的巔峰。
這個故事從來沒有被人遺忘過,沒想到卻被他們,以這種形式又挖掘了出來。
開篇,夜深人靜的龍溪村,人們都入睡了,整個山村陷入了靜謐之中,只剩下明月的照耀、蟲鳴的紛擾。
這時,一些東西活了過來,變成了一個個造型可愛人類精靈模樣,他們有些翩翩起舞,有些互相交談、有說有笑。
整個夜色籠罩中的山村,變成了一個精靈般的世界,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這時候,在月光的照耀下,小溪里一陣水花亂動,有一個年畫般的胖娃娃,從水里鉆了出來,然后張嘴叫著“媽媽、媽媽”。
一開始,胖娃娃遇到了一個穿紅衣服、翩翩起舞的女子,于是便問她:“你是我的媽媽嗎?”
紅衣服、起舞的女子是個皮影戲的剪影,她正在月色下起舞,然后溫柔的說道:“我不是你的媽媽,你去找別人吧。”
這位皮影戲的角色,正是龍溪村人氣最高的一位角色,現在,她也成了微電影中的一分子。
接下來,胖娃娃繼續向前走,又遇到了一位穿著粉色裙子的女孩子,便又問她:“你是我的媽媽嗎?”
粉色裙子的女孩子回答:“我是這里的桃花仙子,我不是你的媽媽,你去問別人吧。”
此時,背景換成春三月的時候,隔壁雙華村的那片桃花林,那時候桃花正開,而那邊的旅游還沒有正式開放,已經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來觀賞。
接下來是桔子花、油菜花、穿得花里胡哨的雞精、兔場上的兔精、龍溪湖里的魚精等等,甚至連龍溪村里的“仙人奇石”都有角色,一一的出現在劇情里。
直到最后,胖娃娃慢慢長大,然后找到了荷塘,在那里找到了她的爸爸,然后一家人幸福的團聚,在滿是荷花的荷塘里,幸福的“呱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