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兒孫都在眼前,隨時可以看,隨時可以抱著哄著,還能做飯給他們吃,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了。
看到孫女想跟別人家的大孩子玩,可惜別人嫌她小,看不上,她看得直樂呵。
她問兒子媳婦:“你們晚飯想吃什么?”
周恒說道:“我們就在那美食節去吃晚飯不行啊?今天就不做了唄。”
今天中飯就是在美食節上吃的,品種多,口味好,吃得很滿意。
李蕓蓮笑道:“你還想吃晚飯呢,人家哪里能賣到晚飯時間啊?再過一會兒就賣得差不多了。”
美食節供應有限,很多要蒸要煮要油炸的東西,都是提前準備好數量的,不可能無限供應,賣完就結束了。
當時雖然預計是能供應一天的,但是人氣超過了預期,過于火爆,可能會提前賣完。
周恒的如意算盤落空。
不過家里現在可不缺吃的了,什么都現成有,想吃也容易。
李蕓蓮想起了什么,說道:“我今天去挖點泥蒿,炒點臘肉吃吃,怎么樣?想吃不?”
今年他們家也種了這個,現在正吃的時候呢,有股特殊的香味。
現在紅菜苔也能吃了,自家種的跟市面買的可不一樣,不是用膨大素打得肥肥粗粗的那種,而是細瘦脆嫩的,炒臘肉吃也非常香。
等打霜后,這菜就是最搶手的菜了。
大肉大魚這余,這些蔬菜是最暢銷的,往往最先光盤。
李蕓蓮拿了菜籃子出來,打算去地里弄菜,順便吩咐周恒:“你給明明打個電話,讓她來吃晚飯,我燉肉給她吃。”
明明就是陶慧明,現在她加入了與周恒有合作的生物公司,主管著產品研發,現在大概到了比較關鍵的階段,天天忙得很。
雖然工作地點離得不遠,但也就是上次小石榴周歲生日,她才抽時間來了一陣,這么久都沒時間過來看大侄女了,吃住都在研發中心。
就是今天美食節這種活動,她都沒時間來湊熱鬧,天天的朋友圈顯示她的個人狀態,都顯得非常忙碌的樣子。
李蕓蓮心疼這個“干女兒”,今天別人逛美食節吃得樂呵,但是她都沒吃上,所以想燉點肉讓她過來吃。
雖然大家都是開玩笑的說著“干女兒、干媽”,但是她真的還是很心疼這個“干女兒”的,一年到頭忙著事情,連飯都顧不上好好吃。
人嘛,說到底還是感情生物。
周恒回答:“好嘞。”
然后就給陶慧明發消息。
“陶大專家,請問你晚上有沒有時間,我媽讓我喊你來吃飯。工作重要,但也得好好吃飯啊,說不定好好吃頓飯,工作就順利解決了呢。”周恒跟陶慧明調侃。
倆人關系不錯的。
他有時候喊她陶大專家,有時候喊名字,有時候喊妹子,有時候學他老娘喊明明——他覺得“明明”這個稱呼是最挫的,偏偏老娘喊得親密無比,像喊親女兒一樣。
陶慧明此時正盯著手頭的數據皺眉頭呢,這陣子的事情緊張得喘不過氣來,感覺突破口近在眼前,但就是摸不到。
“好,那我下班了就去,謝謝干媽,嘻嘻。”陶慧明想了一陣,回復道。
干哥說得對,也許松松大腦,恰好能來個靈機一動呢。
干研發的就這樣,有時候試錯了一萬種可能,結果偶爾一轉身,才發現正確結果就是最手邊的一個。
運氣好的,恰巧找到了那個最正確的答案,可能一年半載就能得出結論;運氣不好,真試到了一萬種可能,那甚至可能要耗費十幾年光陰。
比如屠女士的研究成果,也是從兩千多個結果里,得出來最終的“青蒿素”的,這個過程可不容易。
然而科學就是這樣,即使知道是這樣,還是需要一絲不茍的去試驗、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