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明站起身,對劉清明說。
“小劉,陪我去陽臺抽根煙?”
劉清明知道,真正的談話要開始了。
他點點頭,跟著魯明走到了陽臺。
魯明從口袋里掏出一包華子,遞給他一根。
劉清明接過來,沒有先給自己點,而是拿起桌上的火機,先湊過去給魯明點上。
煙霧繚繞中,魯明開口了。
“京城那次,老林后來告訴我,所有的關鍵證據,都是你找到的。”
他吸了一口煙,繼續說。
“我來到清江之后,查了一下當時的卷宗。你的人,只比對方早了一個鐘頭。我不明白,你怎么就能斷定,她會把那么重要的東西,放到一個偏僻的鄉下?”
劉清明說:“我不知道她會放在哪里。”
“但我猜想,那是足以改變她和很多人命運的東西,她肯定會放在自己最信任的人手里。”
“她是農村出身,后來去南方打過工,見識過發達地區的生活,也見識過人心的詭譎。她對城市里的人,始終抱有戒備心。哪怕是那個和她有過孩子的男人,她也未必完全信任。”
魯明點點頭:“這是犯罪心理學的內容,從對方的出身和經歷去分析她的行為模式。思路是對的。”
劉清明繼續說:“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我之所以能早上一個鐘頭,只是因為我請的人,離那個地方更近一些。雙方的反應速度其實差不多,剩下的就是拼運氣了。好在,運氣在我們這一邊。”
魯明吐出一口煙圈。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劉清明說:“是的。我一直深信,邪不勝正。”
魯明說:“但是這個過程,往往會很曲折。”
劉清明說:“所以我們的工作,要從制止犯罪,向預防犯罪轉變。國家正在推行的‘金盾工程’,就是一大步。引入計算機,建立數據中心,實現全國聯網,從技術層面,加大犯罪分子的偵測范圍。”
“未來,我們還會依托互聯網,建立起從指紋到dna的全國樣本庫,讓犯罪分子在犯案的第一時間就可能現形。”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我們的技術設備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傳統的偵查手段,會被無處不在的攝像頭、面部識別和運動軌跡追蹤所代替。刑偵會成為一門科技含量極高,技術手段過硬的綜合性學科。心理學、痕跡學都會飛速發展。”
“最終的目的,是無限提高犯罪的成本,同時降低犯罪的收益。到那個時候,我們的社會會越來越安全。人們不再懼怕在路上被搶走財物,也敢于在深夜出門活動。”
魯明夾著煙的手停在半空,他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
“你說的這些,不是預言,是科幻。”
劉清明當然清楚,在這個時代,讓人們想象這些事情,的確和科幻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