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省衛生廳及時調集了一批緊急藥品支援我們,后果不堪設想。”
李海風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他。
劉清明接著說:“有了這個前車之鑒,我就在想,與其等到問題出現之后,再去手忙腳亂地想辦法,為什么不能把工作做在前面?”
“所以,我在為全鄉規劃產業發展大計的時候,第一個就想到了藥材種植這條路子。”
“這份和云州制藥廠簽訂的合同,您可以不把它看成是一份簡單的農產品購銷合同。”
“那把它看成什么?”
“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份‘委托生產’合同。”劉清明拋出了一個新穎的說法。
李海風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喔?這個說法很新鮮。”
“其實也不新鮮。”劉清明解釋道,“來料加工、委托生產這些模式,在沿海地區十幾年前就有了。”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云嶺鄉委托云州制藥廠,利用我們的板藍根,為我們生產成品藥。”
“我們需要戰略儲備藥品,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鄉里的老百姓需要通過種植藥材來增加收入,擺脫貧困。”
“制藥廠需要開工生產,維持運轉,養活工人。”
“這是一個三方共贏的合同。”
李海風的眼神漸漸發亮,神情也慢慢放松下來。
但他的問題依然十分尖銳。
“你的想法很有前瞻性。但是,有一個問題你無法回避。”
“你們鄉的常住人口,加起來也就兩萬多人。你們需要儲備價值一千多萬的成品藥嗎?這說不通。”
這正是問題的關鍵。
劉清明坦然地迎著他的注視。
“所以,我們鄉正在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藥品經營銷售資質。”
“市里,已經初步批準了我們的申請報告。”
這個消息,讓李海風和旁邊的記錄員都愣住了。
“你們還想賣成品藥?”李海風的語氣里滿是驚訝。
“為什么不呢?”劉清明反問。
“國營連鎖大藥房的路子,我們鄉集體為什么不能走?”
“我們有穩定的、成本低廉的原料基地,我們有合作的、資質齊全的生產廠家。我們把成品藥拿回來,一部分作為戰略儲備,另一部分,完全可以面向市場進行銷售。”
“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藥材銷路的問題,還為鄉集體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可持續的收入來源。這筆錢,又可以反哺到鄉里的其他公共事業建設中去。”
劉清明一口氣說完,端起面前的水杯,喝了一口水。
房間里再次陷入了安靜。
李海風低著頭,似乎在消化劉清明剛才描繪的那幅藍圖。
一個貧困鄉,不滿足于僅僅是種植和出售原材料,而是要打通上下游,建立一個從種植、生產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這個思路,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鄉長應該考慮的范疇。
過了很久,李海風才抬起頭。
“也就是說,你簽訂這個看似夸張的合同,實際上是在下一盤大棋。”
“第一步,是考慮到未來有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所做的藥品戰略儲備。”
“第二步,是通過申請銷售資質,打通對外銷售的渠道,為鄉集體經濟造血。”
劉清明點點頭。
“是這樣。”
李海風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合上了面前的文件夾。
“情況我們基本了解了。”
他站起身。
“你今天說的這些事情,特別是關于申請藥品銷售資質的問題,我們還需要向相關部門進一步核實。”
“今天的談話,就到這里吧。”
劉清明也站了起來。
“好的,我隨時配合組織的調查。”
李海風沒有再多說一個字,帶著記錄員,轉身走出了房間。
劉清明站在原地,看著他們的背影消失在門口,這一次調查。
還真有點意思。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