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璇嫵媚地看了他一眼,將鬢邊的一絲垂發拂到耳后。
“當然是去工作了。”
她頓了頓,接著說:“我得深入了解我的采訪對象啊,你說,去哪里了解最方便呢?”
劉清明一打方向盤,車子平穩地駛出停車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鄭重其事地說,“為了工作,我只能犧牲一下自己了。”
在女友清脆的笑聲中,紅色小車匯入車流,朝著省電視臺家屬小區的方向駛去。
……
與此同時,清南市云嶺鄉。
李海風在這里已經待了整整三天。
三天時間里,他帶著省紀委的調查組成員,對那封舉報信上提到的所有問題,進行了逐一查證。
他約談了鄉里的干部,走訪了相關企業,親自去核對了銀行流水和合同細節。
甚至為了專業性,他還打電話向大學教授請教。
最終的結論,證明了那份標的金額高達千萬的合同,并非舉報信中所說的利益輸送,而是一份能讓云嶺鄉、投資方和村民三方共贏的優秀商業協議。
李海風拿著整理好的調查報告,在鄉政府簡陋的辦公室里,撥通了省委書記林崢的電話。
電話接通后,他言簡意賅地將調查結果做了匯報:“林書記,調查結束了,舉報內容不屬實。”
“云嶺鄉黨委對于鄉里的發展有一個通盤的計劃,很大膽也很實用,村民們今年已經收到了第一筆收購款。”
“他們發自內心地擁護黨組織,劉清明同志在當地的威望很高,但他并沒有利用這一點,阻撓我們的工作。”
“相反,我們在田間地頭,聽到了農民的心聲,我現在相信,云嶺鄉的新班子,是一支有戰斗力的隊伍,一定能帶領這里的群眾脫貧。”
電話那頭的林崢,對此并不意外。
這個結果,在他決定派出調查組之前,就已經深信不疑。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派出李海風這位在省紀委出了名軟硬不吃、對任何人都不會留情面的干將。
他要的,就是一個無可辯駁、能堵住所有人嘴的結論。
“辛苦了,海風同志。”林崢的聲音很沉穩:“盡快回來,做一個詳細的匯報。”
掛斷電話,林崢靠在椅背上,心里卻感到一絲可惜。
這封舉報信,雖然最終沒有對劉清明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卻恰好卡在一個關鍵的時間點,耽誤了他評選“全國十杰”的機會。
2001年,是劉清明基層工作成績最突出的一年,從破獲大案到振興鄉鎮,他的履歷堪稱完美,入選“十杰”幾乎是毫無爭議的。
錯過了今年,明年未必還有這么好的機會了。
對于一個年輕干部來說,榮譽稱號不僅僅代表了個人的成績,更是組織上進行破格提拔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如果不是央視今年恰好舉辦了首屆“感動華夏”評選,給了他另一個機會,這個優秀的年輕人就將錯失一個本該屬于他的重要榮譽時刻。
那將是整個清江省委的損失。
既然已經無法挽回,林崢也不再糾結于此。
他收斂心神,準備處理接下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