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云嶺鄉的優質原料被別的廠拿走,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的損失。
“劉書記,你這是說的哪里話。”葉希圣連忙開口,“我們合作得非常愉快,怎么會不愿意呢?沒必要,完全沒必要麻煩別人嘛。”
劉清明笑了笑。
“葉廠長愿意繼續合作,那當然最好。”
他接著說:“所以我今天來了。我們這次種植板藍根的試驗,已經初步證明了云嶺鄉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潛力。下一步,我們計劃擴大種植規模,并且引入更多的藥材品種。甚至,我們可以按照合作方的需求,進行訂單式種植。”
他看著葉希圣和蔡國強。
“這就是我之前和蔡廠長提過的,戰略合作。”
葉希圣的表情變得認真起來。
“戰略合作?”
“對。”劉清明點頭,“我們提供穩定、優質、可溯源的原材料,你們進行深加工和市場銷售。我們甚至可以探討更深度的合作模式,比如委托生產。”
蔡國強倒吸一口涼氣。
委托生產?
那意味著云嶺鄉不滿足于只做原料供應商,他們想擁有自己的產品。
葉希圣沉默了。
他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心里翻江倒海。
“我只是沒想到,一個貧困鄉,會有這么大的決心和魄力。”他由衷地感嘆。
劉清明說:“沒辦法,都是窮鬧的。不自己想辦法找出路,就只能祖祖輩輩受窮。”
葉希圣點頭:“說的是啊。不過,還是得有劉書記您這樣的帶頭人。為什么以前的云嶺鄉,就想不到這些辦法呢?”
劉清明沒有接這個話茬,而是直接問道:“那么,葉廠長對我們這個戰略合作,有興趣嗎?”
葉希圣沉吟片刻。
“劉書記,這可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啊。”
劉清明說:“任何改革,都是從嘗試開始的。其實在南方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訂單式農業已經不稀奇了。只不過,像我們這樣,以一個鄉的規模,和一個大型國營藥廠進行深度捆綁的,確實還很少見。”
葉希圣嘆了口氣,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是啊。民營企業決策靈活,老板一句話就能定。我們國企不行啊,做個決定要層層上會,反復討論。會上決定了,還要上報主管部門審批。這一來二去,黃花菜都涼了。很多時候,大家就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誰也不愿意當這個出頭鳥。”
他看著劉清明,又補充了一句:“更怕的,是辛辛苦苦栽了樹,最后是為后來者做嫁衣。”
這是國企領導普遍的心態。
劉清明很清楚這一點。
他說:“葉廠長說的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困難。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另一面。”
他身體微微前傾。
“國企改革,是中央一直在關注,并且大力推動的大方向。這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活力和社會穩定。在改革的道路上,任何一條被證明是成功的新路子,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績。”
他直視著葉希圣的眼睛。
“葉廠長,你覺得,這份成績,難道不值得我們去爭取嗎?”
葉希圣的心猛地一跳。
成績!
對一個國企領導來說,還有什么比這兩個字更有吸引力?
如果這個合作模式真的成功了,那他葉希圣的名字,就會和“國企改革創新典范”聯系在一起。
這不僅是經濟上的成功,更是政治上的資本。
劉清明看出了他的動搖。
“葉廠長,風險和機遇總是并存的。就看我們有沒有抓住機遇的勇氣。”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