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一車又一車的小龍蝦,真正的重頭戲才剛剛開始。
鄉里最大面積的土地上,板藍根迎來了擴產后第一次大規模豐收。
放眼望去,成片的藥材田一望無際。
全鄉的勞動力幾乎都動員了起來,田地里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一排嶄新的大型卡車,車身上噴著“云州制藥廠”的藍色大字,緩緩駛進了鄉里專門開辟出的臨時收貨場。
制藥廠的人直接在田邊建起了一個臨時的收購站。
穿著白大褂的技術人員帶著專業的儀器,正在對農民送來的板藍根進行抽樣檢測。
“含水量合格。”
“有效成分含量達標,品質優等!”
旁邊,是更加引人注目的結算區。幾張長條桌拼在一起,后面坐著制藥廠的財務人員,桌上擺著成箱的嶄新人民幣。
村民們用板車、拖拉機,把一袋袋剛挖出來的藥材運到收購點。
過磅,質檢,然后領到一張單據。
拿著單據去結算區,財務人員核對無誤后,當場點出現金。
一個老婆婆推著一車藥材過來,她的兒子和兒媳在后面幫忙。過磅稱重后,她拿到了單據,顫巍巍地走到結算桌前。
“大娘,您這一共是三千七百八十五塊錢。”財務人員微笑著,點出了一大疊鈔票。
老婆婆看著那厚厚的一疊紅色鈔票,愣住了。
“這……這都是給俺的?”
“是的,大娘,您點點。”
老婆婆伸出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摸了一下那疊錢,又飛快地縮了回來。她轉頭看向自己的兒子,眼淚一下就流了出來。
“當家的……俺們有錢了……”
整個收貨場,到處都是這樣的場景。
數錢的聲音,村民們驚喜的呼喊聲,拖拉機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最動人的豐收交響樂。
于錦繡帶著鄉宣傳辦的干事,拿著相機不停地按著快門,記錄下這一個個珍貴的瞬間。
她看到不遠處的劉清明,正幫著一個老大爺把一袋藥材抬上磅秤。他的臉上沾了些泥土,但整個人都充滿了活力。
于錦繡舉起相機,將這一幕定格。
夜幕降臨,收貨場燈火通明,收購工作還在繼續。
劉清明忙了一整天,嗓子都快啞了。
他找了個稍微安靜的角落,剛想坐下喝口水,口袋里的手機響了起來。
是蘇清璇打來的。
“媳婦兒,你的聲音真好聽?”劉清明接起電話,聲音帶著疲憊,但心情很好。
電話那頭,蘇清璇的聲音異常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