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黨委的小會議室里,氣氛既嚴肅又融洽。
蔡國強和他的團隊坐在長條會議桌的一側,而他們的對面,是于錦繡。
劉清明和祁衛國坐在靠門邊的位置,像是兩個無關的旁聽者。
從泥石流災害的善后處理,到災后重建的繁瑣工作,劉清明一直在有意識地把于錦繡推到前臺。
她早早地就開始主持云嶺鄉勞務輸出公司的全面工作,在一次次具體的事務中,她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展現。
女性特有的細膩和耐心,讓她在處理與廣大農民工相關的問題時,顯得尤為得心應手,也贏得了用工方的一致贊賞。
事實證明,于錦繡絕不只是一個外表出眾的花瓶,她是一個有能力、有想法、有擔當的鄉鎮干部。
談判桌上,于錦繡充分地展示了她的另一面。
“蔡廠長,關于我們未來五年的全面戰略合作,我們鄉里的意思是,在保證板藍根足量供應的基礎上,我們希望云州制藥廠能為我們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于錦繡的聲音不大,但很清晰。
蔡國強這種商場老手,見過的陣仗多了。他笑著說:“于鄉長,技術支持沒有問題。但你們也清楚,新品種的培育和推廣,是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和時間的。我們藥廠也不是慈善機構,這些投入,總得看到回報才行。”
“回報是肯定的。”于錦繡說,“蔡廠長,您看,我們云嶺鄉現在農民的積極性非常高。只要有好的品種,有看得到的前景,他們開荒拓土的熱情是無窮的。我們有土地,有勞動力,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也是你們最大的保障。”
蔡國強的助手插話道:“于鄉長,優勢我們看到了。但我們更關心風險。就像蔡廠長之前說的,萬一領導換了,思路變了,我們的合同怎么辦?之前投入的研發成本,找誰要去?”
于錦繡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反而把面前的一份文件推了過去。
“這是我們鄉里做的未來三年藥材產業發展規劃。里面詳細列出了我們計劃引進和培育的三十七種藥材,以及對應的市場前景分析和風險評估。我們希望,云州制藥廠能成為我們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唯一的合作伙伴。”
蔡國強翻看著文件,臉上的表情慢慢變得鄭重。
于錦繡繼續說:“我們云嶺鄉,會成立一個統一的藥材種植合作總社。以后所有的對外合作,都由合作社出面。這樣一來,既能保證我們農民的利益,也能為我們的合作伙伴提供最穩定的供貨渠道。蔡廠長,您覺得,這樣一份由全體鄉民共同參與和監督的規劃,會因為某一個領導的變動而輕易改變嗎?”
她巧妙地把一個人的承諾,變成了整個集體的信用。
蔡國強合上文件。“于鄉長,你的思路很清晰。這個合作社的模式,確實能打消我們不少顧慮。”
于錦繡說:“所以,我們希望的技術支持,不僅僅是針對某一個品種,而是希望藥廠能派駐一個技術小組,長期指導我們的種植工作。作為回報,合作社可以給予云州制藥廠所有新品種藥材三年的優先采購權和價格優惠。”
看似絲毫不讓,實則主動靈活。她沒有讓蔡國強感到被動,反而讓他覺得,自己正在參與一項前景廣闊的事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