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錦繡已經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她看著祁衛國,想從他臉上看到和自己一樣的表情。
果然,祁衛國也被嚇傻了。
過了好半天,祁衛國才猛地回過神來,他結結巴巴地問:“你……你上次跟我說,要讓云嶺鄉的藥材走向全省,原來……原來在這里埋著這么大一個伏筆?”
劉清明指了指于錦繡。
“她就是你剛才那個反應,看來你也不相信啊。”
祁衛國猛地吸了一口冷氣。
“你這是真有這個打算,還是……只是隨便想想,畫個大餅?”
劉清明說:“如果我不走,最遲到05年,云州制藥廠,很可能會變成云嶺制藥廠。”
他的聲音很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祁衛國低下頭,粗壯的手指在膝蓋上不停地敲擊著。
他在快速地思考,在權衡。
突然,他猛地一拍大腿。
“干!”
這一聲石破天驚,聲音之大,把旁邊的于錦繡嚇了一大跳。
于錦繡惱怒地在他胳膊上拍了一下。
“你叫魂啊!”
祁衛國嘿嘿一笑,完全不在意,他激動地抓住于錦繡的肩膀。
“妹子!咱們搭班子!聽劉書記的,咱們把云藥給收了!把它做成全國知名的企業!”
于錦繡一愣。
“你要來當書記?”
祁衛國挺起胸膛:“如果是我來,你歡不歡迎?”
于錦繡看著他,這個平時看著有些粗魯的漢子,此刻眼睛里閃爍著一種名為野心的光芒。
她沉默了一下,說:“你比我有魄力。”
祁衛國追問:“那就是歡迎了?”
劉清明看著于錦繡:“錦繡,你想清楚。如果你同意,我就去跟市里談。”
于錦繡咬了咬嘴唇。
她知道,劉清明離開是必然的。
云嶺鄉需要一個新的帶頭人。
與其來一個完全不了解情況、甚至可能推翻現有政策的陌生人,祁衛國確實是最好的人選。
他了解云嶺鄉,也認同劉清明的思路。
最重要的是,他有膽子。
敢想,敢干。
“與其來個陌生人,老祁的話,我可以接受。”于錦繡終于下定了決心。
劉清明點點頭。
“行,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了。”
他對兩人說:“從今天開始,你們兩個熟悉一下工作。錦繡同志,云嶺鄉所有的工作,對祁衛國同志全面開放,也可以讓他部分地參與進來,先給你打個下手,當個副手用。”
祁衛國絲毫不以為忤,反而咧嘴一笑。
“沒問題,就這么辦!給錦繡鄉長打下手,我榮幸之至!”
辦妥了這件大事,劉清明感覺心里的石頭又落下了一塊。
他把鄉政府的主要工作,都交給了于錦繡和祁衛國組成的臨時班子。
他自己,則下到了村里。
他要用最后的時間,再走一遍自己曾經走過的路,再看一看那些可親可敬的鄉親們。
一個村,一個村地談下去。
過去兩年里,這是他最常做的事情。
特別是東山村,這個曾經貧困鄉里最貧困的村子,他去過的次數,自己都數不清。
他認識村里的每一個人,能叫出每一個人的名字。
現在,東山村已經整體搬遷下山,與神臺等幾個相鄰的村子,共同形成了一個數千人的大型社區——“云嶺新村”。
這也使得劉清明不需要再爬崎嶇的山路,就能直接進入村民的家里,了解他們的最新需求。
劉清明把這個行為,叫做“書記進村”。
與城市里的“市長熱線”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為了打通與群眾聯系的最后一公里。
這種親民的行為,讓他在云嶺鄉的群眾中,產生了巨大的威望和影響。</p>